[实用新型]一种将剩余污泥高干度减容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2371.0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9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树;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威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渝北区北部新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污泥 高干 度减容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剩余污泥高干度减容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指处理污水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废弃物。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若不加处理进行任意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污泥处理的总体要求是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污泥减量化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污泥减量化途径有两种,一是减少有机物的量(消化、焚烧),二是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浓缩、脱水、干化、焚烧)。第二种途径较第一种途径更为简单易行,因此目前国内外多采用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来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
由于活性污泥的颗粒细小且呈胶团状,故水分会被束缚在胶团内,这就使得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脱除这部分水分。常规所采用的污泥改性剂为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酞胺、聚铁、聚铝等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其能起到中和污泥中的电性与吸附架桥的作用,形成的污泥絮体抗剪性能强且不易被打碎,但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仍在80%以上,含水率高且运行成本高,对污泥后续的处理处置增加成本投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污泥深度脱水的污泥破壁反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剩余污泥高干度减容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将剩余污泥高干度减容处理系统,包括调质罐,所述调质罐上方设有输送壳体,输送壳体水平设置,输送壳体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左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布置有螺旋叶片,输送壳体左端上方设有改性剂储罐,改性剂储罐通过第一管道与输送壳体相连通,输送壳体右端下侧通过第二管道与调质罐相连通;所述调质罐内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顶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转轴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搅拌圆盘,搅拌圆盘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搅拌凸起;所述搅拌圆盘的边缘处固定设有刮泥板;所述调质罐下侧通过第三管道与高压隔膜压滤机,第三管道上设有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质罐顶部设有污泥进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网竖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与高压隔膜压滤机之间的第三管道上设有高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搅拌圆盘对改性剂和污泥进行充分混合,有效提高了污泥的调质效果,进一步的利用过滤箱和高压隔膜压滤机对污泥进行深度处理。本实用新型工艺操作简单,处置成本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处理后的污泥无害化、稳定化、无臭味、无污染,尤其是含水率大幅度降低、不仅解决了污泥减容无害化处置问题,也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深度脱水的系统达到额定产能的情况下,污泥含水率连续50次以上检测保持在55%以下50%左右,完全满足国家对污泥的含水率60%的填埋要求,同时用作焚烧降低能耗,园林绿化无污染,可以说为后期处理做到降能降耗、物尽其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2-输送壳体、3-螺旋叶片、4-改性剂储罐、5-第一通道、6-阀门、7-第二转轴、8-第二管道、9-第二电机、10-调质罐、11-污泥进口、12-搅拌圆盘、13-搅拌凸起、14-刮泥板、15-第二转轴、16-过滤箱、17-过滤网、18-第三管道、19-高压泵、20-高压隔膜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将剩余污泥高干度减容处理系统,包括调质罐10,所述调质罐10上方设有输送壳体2,输送壳体2水平设置,输送壳体2内设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左端与第一电机1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上布置有螺旋叶片3,输送壳体2左端上方设有改性剂储罐4,改性剂储罐4通过第一管道5与输送壳体2相连通,输送壳体2右端下侧通过第二管道8与调质罐10相连通,改性剂从改性剂储罐4进入到输送壳体2内,启动第一电机1,第一电机1带动第一转轴7转动,第一转轴7上的螺旋叶片3将改性剂输送到输送壳体2右端,再从第二管道8进入到调质罐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威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威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2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