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抗辐射镀膜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8680.0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钟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辐射 镀膜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新型抗辐射镀膜玻璃,涉及玻璃防辐射镀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这些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长时间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防辐射这一技术领域深受人们关注。为了更好地保证人们受到更少的辐射,人们发现使用镀膜的防辐射玻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市场上的防辐射镀膜玻璃有些技术要求太高造成了价格太昂贵不适合大众使用,有的虽然价格便宜但是防辐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经改进发明了新型抗辐射镀膜玻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新型抗辐射镀膜玻璃,采用保护层作为膜的最外层,可以有效防止整个膜层磨损;采用双电介质层,可以形成屏蔽体屏蔽掉一些电磁波;采用防辐射膜层,可以将一部分电磁波反射掉,还可以抵消掉一部分电磁波;采用铅玻璃层,可以有效地吸收电磁波;采用多层膜层,可以将电磁波逐一消除,达到更好地抗辐射效果;采用中性透明玻璃胶进行粘接,可以保证玻璃的透光性,并且不会破坏镀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玻璃基片, 玻璃基片表面镀有膜层;膜层分别设置有由铅玻璃层、A电介质层、B电介质层、防辐射膜层、保护膜层;玻璃基片表面从下到上一次设置保护膜层、A电介质层、B电介质层、防辐射膜层、铅玻璃层;保护膜层、A电介质层、B电介质层、防辐射膜层、铅玻璃层和玻璃基片之间均由中性透明玻璃胶粘连。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A电解质层、B电介质层材料均为氧化锌的稀酸盐材料。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保护膜层材料为塑料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保护层作为膜的最外层,可以有效防止整个膜层磨损;2、采用双电介质层,可以形成屏蔽体屏蔽掉一些电磁波;3、采用防辐射膜层,可以将一部分电磁波反射掉,还可以抵消掉一部分电磁波;4、采用铅玻璃层,可以有效地吸收电磁波;5、采用多层膜层,可以将电磁波逐一消除,达到更好地抗辐射效果;6、保护层采用塑料材质,可以抗氧化、耐磨;7、铅玻璃层采用含有大量氧化铅的玻璃为材质,铅具有较好的吸收电磁波的功能;8、采用中性透明玻璃胶进行粘接,可以保证玻璃的透光性,并且不会破坏镀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抗辐射镀膜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抗辐射镀膜玻璃的主视图
图中,1、玻璃基片;2、膜层;3、铅玻璃层;4、A电介质层;5、B电介质层;6、防辐射膜层;7、保护膜层;8、中性透明玻璃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 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2所示,包括玻璃基片1,玻璃基片1表面镀有膜层2;膜层2分别设置有由铅玻璃层3、A电介质层4、B电介质层5、防辐射膜层6、保护膜层7;玻璃基片1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膜层7、A电介质层4、B电介质层5、防辐射膜层6、铅玻璃层3;保护膜层7、A电介质层4、B电介质层5、防辐射膜层6、铅玻璃层3和玻璃基片1之间均由中性透明玻璃胶8粘连;A电解质层4、B电介质层5材料均为氧化锌的稀酸盐材料;保护膜层7材料为塑料材料。
当光线和电磁波共同到达保护膜层时,进入保护膜层7,由于A电介质层4与B电介质层5形成屏蔽体,可以将一部分电磁波屏蔽掉,剩余的电磁波进入防辐射膜层6,防辐射膜层6经过反射和折射原理,可以将一部分电磁波反射和抵消,在剩下的部分电磁波将进入铅玻璃层3,铅玻璃层3具有吸收电磁波的功能,因此会将电磁波吸收,通过多层的电磁波消除,可以起到较好的抗辐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8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