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声波洁面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8439.8 | 申请日: | 2016-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潘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治宇 |
主分类号: | A47K7/04 | 分类号: | A47K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声波 洁面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声波洁面仪。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通过手动清洁面部皮肤时只能将皮肤表面的污渍清理掉,对于位于毛孔深处的杂质并没有太大的清洁效果,这些杂质随时间堆积在毛孔中会引起一系列的皮肤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研制出用于清洁皮肤的电动刷洁面仪,通过刷毛清理皮肤深层的杂质。
手动清洁皮肤由于力度不同而产生的清洁不到位或清洁过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电动声波洁面仪,它取代普通的用手指按摩能够更深入地接触皮肤和毛孔。它能在去除污垢的同时能够去除角质,电动洁面仪的清洁程度比普通手洗干净数倍以上。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声波洁面仪,包括壳体和毛刷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密封的腔室,所述毛刷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的腔室内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毛刷装置电连接,当马达驱动时,毛刷装置相对壳体转动。
所述的毛刷装置包括毛刷连接支架和毛刷,所述毛刷连接支架内 设有与毛刷外表面形状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有卡槽,所述毛刷周向设有与卡槽形状对应的卡扣,所述毛刷插入毛刷连接支架的安装槽内,并与毛刷连接支架卡接固定。
所述的毛刷为硅胶毛刷。
所述的壳体分为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之间依靠螺纹装配配合,且上壳和下壳之间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同时与上壳和下壳过盈配合。
所述的腔室内设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通过主体元件支架固定在腔室内,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电池导电弹簧和导电片,所述电池、电池导电弹簧和导电片接触配合,所述电源组件与马达电连接。
所述壳体下端还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分为上座和下座,所述下座内设有加重块,所述下座安装在上座上,并与上座安装配合,所述上座上侧设有与壳体下端形状对应的放置槽,所述壳体放入放置槽内。
所述的壳体上还设有按键,所述的按键与马达电连接,所述的按键为硅胶按键,所述硅胶按键设置在按键板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带电动功能,装入电池后使用,使用效果比手动的更好更便捷;2、内装电机,装入电池后会发出震动声波,震动声波达到1分钟6000次,使用感觉舒适;3、电动洁面仪同时带有清洁皮肤和按摩皮肤两种功能;4、电动洁面仪震动声波均匀,可避免手动清洁力度不同而产生的清洁不到位或清洁过度;5、带有硅胶和毛刷两种刷头,可互相替换,使用寿命更长;6、使用电动洁面仪比普通的用手指按摩能够更深入地接触皮肤和毛孔,在去除污垢 的同时能够去除角质,电动洁面仪的清洁程度比普通手洗干净数倍以上;7、毛刷刷毛为纤维材质,柔软有韧性,其直径要小于脸部毛孔大小,能够更细节地清洁毛孔,更深层次地清洁毛孔内的油脂污垢,同时不会伤害皮肤,不会使毛孔变大,从而达到预防各种因清洁不够而产生的皮肤问题,如粗糙、黑头、粉刺、油脂分泌等问题;8、小巧型的刷头设计,能够更方便地清洁到平时不容易清洁到的部位,如鼻翼,下巴等,能够使清洁更均匀;9、使用电动洁面仪,其震动效果能够促进脸部皮肤血液循环,帮助淋巴排毒,毛孔通畅,使脸色更红润光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毛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电动声波洁面仪,包括壳体和毛刷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密封的腔室,所述毛刷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的腔室内固定安装有马达8,所述马达8与毛刷装置电连接,当马达8驱动时,毛刷装置相对壳体转动。
所述的毛刷装置包括毛刷连接支架2和毛刷,所述毛刷连接支架2内设有与毛刷外表面形状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有卡槽,所述毛刷周向设有与卡槽形状对应的卡扣,所述毛刷插入毛刷连接支架2的安装槽内,并与毛刷连接支架2卡接固定。
所述的毛刷为硅胶毛刷4或普通毛刷3。硅胶毛刷依靠硅胶毛刷 支架5与壳体连接。所述的毛刷在不使用时由面壳17密封,保持清洁。
所述的壳体分为上壳1和下壳12,所述上壳1与下壳12之间依靠螺纹装配配合,且上壳1和下壳12之间设有防水圈7,所述防水圈7同时与上壳1和下壳12过盈配合。
所述的腔室内设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通过主体元件支架16固定在腔室内,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11、电池导电弹簧10和导电片15,所述电池11、电池导电弹簧10和导电片15接触配合,所述电源组件与马达8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治宇,未经潘治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8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