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5609.7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4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光;王科;谭玉莲;何善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国光;佛山市中医院;王科;谭玉莲;何善志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5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髁突矢状 骨折 手术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
背景技术:
髁突矢状骨折撑开器是操作者抓紧钳柄时,撑开器前端会张开,在医疗过程中,髁突骨折手术时,由于手术切口、局部肌肉牵拉及局部神经血管限制,手术区域狭小,医生往往用其撑开手术区域,以便对术区内骨碎块进行复位内固定,实际医疗过程中有些病例,撑开器前端往往不能在骨折端处获得支撑来撑开术区,此时,就需要在骨折端建立支撑,建立支撑所采用的材料一般是钉子,受髁突矢状骨折撑开器原有的结构所决定,撑开器的前端的钳头容易在钉子上打滑,导致钳口不能在钉子上获得稳定的支撑而将手术区域撑开。
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手术器械,在髁突骨折手术中,能顺利打开手术操作空间。对成年人单侧或双侧髁突骨折伴骨折端碎块发生位移(矢状骨折A、B型、中低位骨折)及张口受限或咬合关系紊乱的病例进行手术治疗,将骨折碎块复位,恢复下颌骨升支高度并作坚强内固定。因下颌骨髁突受咬肌、翼内肌等提颌肌群牵拉,使下颌升支向上提升,髁突碎块受翼外肌的牵拉,常常朝升支前内下移位甚至脱位在关节窝外,使骨折端间隙狭窄,术中狭窄的手术空间对手术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笔者致力于研发符合人类下颌骨升支和髁突形态,在髁突骨折手术中能有效撑开手术空间的撑开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撑开器在钉子上及颞下颌关节窝获得稳定支撑的并有效撑开髁突矢状骨折手术的手术区域的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分别位于两边的且相互铰接在一起的一对子钳体,子钳体包括手柄、前端,两子钳体的前端的头部均往下弯折,其特别之处在于其中一子钳体的前端的往下弯折部的外侧设置有垂直的凹槽。
另一子钳体的前端为斜面。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撑开器的前端伸入手术区域,带有凹槽的弯折部靠在下颌骨升支髁突残端人工设置的支撑上,使所人工设置的钉子支撑卡在凹槽内,带有斜面的另一端伸进关节窝内,使支撑在关节上窝,使撑开器的前端在钉子及关节窝上获得稳定的支撑而将手术区域撑开。
这里,其中一子钳体的前端的往下弯折部的端头外侧设置有凸出部。由于采用钉子建立支撑时,钉头的外径是大于钉子身部的,采用凸出部,钉子的身部镶嵌进凸出部的凹槽内,而钉子的钉头位于凸出部的上面,这样,就不会因钉头的直径大于钉子身部使钉子身部不能镶嵌进凹槽内了。另一子钳体较其中一子钳体长至少5mm,方便使之插进关节窝内。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保证钳口在钉子上获得稳定支撑并有效抵抗局部肌肉牵拉的力量撑开手术区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包括分别位于两边的且相互铰接在一起的一对子钳体1,子钳体1包括手柄1a、前端1b,两子钳体1的前端1b的头部均往下弯折,在其中一子钳体1的手柄1a上摆动设置有穿过另一子钳体1的手柄1a的定位齿条2以及保证定位齿条2卡在另一子钳体1的手柄1a穿孔内的卡块3,通过卡块3、齿条2将张口钳的张开的角度固定,如图3所示,其特别之处在于其中一子钳体1的前端1b的往下弯折部1c的外侧设置有垂直的凹槽1d。
如图1所示,其中一子钳体1的钳头1b的往下弯折部1c的端头外侧设置有凸出部1f。
如图1所示,两子钳体1的钳头1b的往下弯折部1c的内侧面是相互平行的垂直面,外侧面是斜面,其中一子钳体1的钳头1b的往下弯折部1c的位于凸出部1f上面的部分呈锥状,另一子钳体1的前端1b的往下弯折部1c呈锥状,以便顺利地插入骨折端间隙。
另一子钳体1前端1b的往下弯折的头部较其中一子钳体1前端1b的往下弯折的头部长至少3mm(实施例是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国光;佛山市中医院;王科;谭玉莲;何善志,未经彭国光;佛山市中医院;王科;谭玉莲;何善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5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医用微创手术拉钩装置
- 下一篇:医用手术深部双结打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