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废水的处理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2670.6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铭;李伟荣;邝国强;许红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粤丰废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处理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废水的处理流水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分开处理,不仅处理效率低,而且处理成本高。
此外,废水处理厂的处理流水线的处理量并不是无限大的,如果酸性废水或碱性废水的浓度过高,比如,废水中的重铬酸盐指数为200~500mg/L,则该废水处理流水线无法将高浓酸性废水或高浓碱性废水进行彻底的处理,给废水处理厂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高浓废水的处理流水线,能同时处理高浓酸性废水和高浓碱性废水,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并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高浓废水的处理流水线,用于同时处理高浓酸性废水和高浓碱性废水,所述处理流水线按处理流程依次设有:
稀释池:用于将高浓碱性废水与低浓碱性废水混合成适浓碱性废水,所述高浓是指重铬酸盐指数为200~500mg/L,所述低浓是指重铬酸盐指数为0~50mg/L,所述适浓是指重铬酸盐指数为50~150mg/L;
混合池:用于先将高浓酸性废水与低浓酸性废水混合成适浓酸性废水后,再将适浓酸性废水和适浓碱性废水混合成综合废水;
废水pH值调节池:用于在综合废水中加入碱溶液和/或酸溶液,以将综合废水调节为中性;
絮凝池:用于在综合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以使综合废水分为污泥层和位于污泥层上的浊水层;
澄清池:用于在综合废水中加入澄清剂,以使得浊水层变为清水层;
沉淀池:供清水层静置用;
排放池:用于将清水层排放出去;
所述处理流水线还包括:
絮凝剂罐:为絮凝池供应絮凝剂;
澄清剂罐:为澄清池供应澄清剂;
酸溶液罐:为废水pH值调节池供应酸溶液;
碱溶液罐:为废水pH值调节池供应碱溶液。
其中,所述处理流水线还包括分别与絮凝池和澄清池连通的回流装置:用于将所述澄清池底部的清水层抽送回絮凝池以进行再次澄清。
其中,所述酸溶液罐还为排放池供应酸溶液且/或所述碱溶液罐还为排放池供应碱溶液,以将排放池中的清水层调节成中性。
其中,所述絮凝剂罐为聚合氯化铝溶液罐。
其中,所述澄清剂罐为聚丙烯酰胺溶液。
其中,所述酸溶液罐为硫酸溶液罐。
其中,所述碱溶液罐为氢氧化钠溶液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高浓废水的处理流水线,首先,设置了稀释池和混合池,通过稀释池将高浓酸性废水稀释成适浓酸性废水,通过混合池,先将高浓碱性废水稀释成适浓碱性废水,再将所述适浓酸性废水和适浓碱性废水混合成综合废水,与现有技术中将高浓酸性废水和高浓碱性废水分开处理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对高浓酸性废水和高浓碱性废水的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并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其次,通过设置稀释池,将高浓碱性废水和低浓碱性废水混合成适浓碱性废水,即将高浓碱性废水稀释成适浓碱性废水,通过混合池,将高浓酸性废水和低浓酸性废水混合成适浓酸性废水,即将高浓碱性废水稀释成适浓碱性废水,由于现有技术中,处理流水线的处理量有限,浓度过大的废水无法得到彻底净化处理,本实用新型将高浓酸性废水和高浓碱性废水分别稀释后,能得到彻底的净化处理;最后,由于废水在处理过程中本身需要将废水调节为中性,即本身需要耗费一定量的酸溶液和/或碱溶液,而本实用新型利用废水本身的酸性和碱性,通过设置混合池,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混合成综合废水,以进行中和,节省了酸溶液和/或碱溶液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浓废水的处理流水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蓄碱池、2-提升泵、3-稀释池、4-蓄酸池、5-混合池、6-废水pH值调节池、7-絮凝池、8-澄清池、9-回流装置、10-聚合氯化铝溶液罐、11-聚丙烯酰胺溶液罐、12-硫酸溶液罐、13-氢氧化钠溶液罐、14-沉淀池、15-排放池。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粤丰废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粤丰废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2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