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平板边界层内微小表面空气摩擦阻力的测力天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1138.2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0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裕;黄志伟;程肖岐;张炳夫;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曹大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平板 边界层 微小 表面 空气 摩擦阻力 测力 天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力学空气阻力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平板边界层内微小表面空气摩擦阻力的测力天平及其标定,适合流体力学实验室以及相关专业学校、研究所使用。
背景技术
在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湍流边界层内的微小空气摩擦阻力(10-4N数量级甚至更低),然而,国内外市场均无现成仪器能够准确地直接测量如此小的空气摩擦阻力。虽然目前有很多种非直接测量的手段,比如光学,电磁学,传热学,特殊涂层等,但这些测量手段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或者因其标定困难精确度较低。本实用新型为一超高灵敏度支撑在刀片上的测力天平,浮动控制平面受到的空气摩擦阻力通过测力天平放大传递到力传感器,再由计算机对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采集。由于平板受到的空气摩擦阻力极小,无法使用传统的砝码标定力传感器的方法,本实用新型已成功解决该问题,即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边界层流向速度分布来计算当地空气摩擦阻力,并以此标定测力天平。测量结果已与由热线测量的局部摩擦力积分的结果相比较而得到验证。
本实用新型使用直接测量的方法,通过力传感器测量浮动控制平面受到的空气摩擦阻力,并提出一种新型的标定方法来完成目前科学任务。用直接的方法测量表面空气摩擦阻力有助于减少外界,如光、磁场等中间因素的干扰,从而具有很高的精准度。其简单的测力标定方法适合大规模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其他平板边界层空气摩擦阻力测量方法的标准或参考。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测量平板边界层内空气摩擦阻力。为了解决平板边界层实验中表面空气摩擦阻力难以精确测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杠杆原理的一种测量平板边界层内微小表面空气摩擦阻力的测力天平。该测力天平的测量精度为5%,理论上,最小可以分辨5×10-5N大小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测量平板边界层内微小表面空气摩擦阻力的测力天平,包括,平板1,支撑杆3,平衡杆4,配重5,支点6,力传感器7,浮动控制平面9,其中,平板和浮动控制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且存在微小间隙,浮动控制平面与支撑杆连接并放置在支点上,支点和传感器设置在平衡杆上,两个配重分别设置于平衡杆的两端。
其中,优选所述间隙大小范围为0.4到0.6mm之间。
该测力天平使用热线风速仪进行标定。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不同风速下的边界层速度曲线,并根据速度曲线计算得出表面摩擦阻力,依据计算出的阻力对测力天平进行标定。
流体流过平板,浮动控制平面受到的空气摩擦阻力通过支撑杆、支点、平衡杆传递后作用在传感器上。
在测力天平外侧设置保护壳2,使测力天平处于封闭的状态,减少外界空气流动对测力天平干扰。
其中,平衡杆为螺纹结构,两个配重可在平衡杆上通过旋转来调节配重位置,测力天平各部件处于紧密连接状态,通过调节配重在平衡杆的水平位置使力传感器在其规定量程内工作。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支撑杆使用的材料为密度小且刚度大的聚氧亚甲基(赛钢),并优选采用中空的设计以减少质量。支撑杆的质量对测力天平时间分辨率有很高的影响,质量过大会使测力天平的响应速度降低,影响测力天平的灵敏度;支撑杆刚度不够则会导致测量过程中支撑杆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本测力天平中支撑杆采用密度小且刚度大的赛钢材料。
所述的测量平板边界层空气摩擦阻力的测力天平,支撑杆3放置在支点6上,优选为刀片型的支点,作用于浮动控制平面9上的微小表面空气摩擦阻力通过支撑杆3与平衡杆4传递给力传感器7,其放大倍数由力传感器7到刀片型支点6的距离以及浮动控制平面9到刀片型支点的距离决定。
其中,传感器通过连接螺栓8固定在平衡杆上,传感器优选高灵敏度力传感器。传感器可通过连接螺栓8改变力传感器7的水平位置,从而可以调整测力天平的放大倍数。本测力天平的放大倍数是45倍,为了与实际结合,可以设计不同尺寸的测力天平达到不同的放大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1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