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的RFID自动读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4163.8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9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接触 rfid 自动 读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的RFID自动读写器,属于射频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基于雷达技术发展而来的识别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无线电磁波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从而获取相关数据并实现目标识别,RFID技术是微波技术、密码学以及无线通信原理等众多学科知识交叉的新兴产物,其应用领域覆盖了高速公路收费管理、铁路物流运输控制管理及工业自动化监控等众多领域。RFID系统按照工作频段可以划分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 (13.56MHz)、超高频 (860~930MHz)和微波 (2.4GHz以上)等几类。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天线和阅读器组成。
读卡器一般由射频信号处理模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单元以及和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模块等组成,通过天线发射足够功率的射频电磁波,以激发电子标签并为其提供能量,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然后将已调制的信号数据转化为电磁波传送给标签,接收并解调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
并且,发生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ra。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l0m。
尽管目前RFID用途广泛,但是其仍然存在不足,如申请号:201410633295.6 申请日:2014-11-11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RFID蓝牙读卡器,包括储存器、蓝牙、RFID射频识别电路、中央处理器、电源电路和USB接口,USB接口的内端的数据传输线与中央处理器的有线数据传输端连接,USB接口的内端的电源线与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电路与中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无线数据传输端与蓝牙的内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储存端与储存器连接,中央处理器的RFID信号输入端与RFID射频识别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便携式巡查管理与安全执法读卡器,能满足携带方便,实时读取、便于操作、实时上传信息的功能,能配合电子标签管理系统软件使用,携式巡查管理与安全执法功能。
而在申请号:201420377110.5 申请日:2014-07-09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RFID读卡器,包括射频模块、PC接口、存储模块,上述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主要控制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并进行目标识别;射频模块主要负责信号的发送、接收、调制和解调;PC接口把读写器获取的标签数据信息传送到PC主机,以便PC主机进行后台数据处理操作;存储模块用于暂时存储读写器获取的标签数据;中央处理器采用MSP430F149超低功耗芯片。这种读写器功耗低、读写距离远、成本低,有利于RFID技术的使用和推广”。
虽然上述文献对RFID读卡器做出改进,使其可以读写距离更远,功耗更低。但其仍然存在缺陷,现有的RFID读卡器一般无法有效地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无法实增益控制,以实现对射频输出功率的控制,使得RFID读卡器的射频信号不稳定,容易产生失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的RFID自动读写器,解决现有的RFID读卡器一般无法有效地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无法实增益控制,以实现对射频输出功率的控制,使得RFID读卡器的射频信号不稳定,容易产生失真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4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