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玻组件的改良层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40414.7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4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中盛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253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改良 层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玻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玻组件的改良层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双玻组件市场导向,各大光伏厂商开始投入开发双玻组件,双玻封装材料也从PVB、POE到EVA甚至是白色EVA、POE,一直在改善优化,实现双玻组件应用范围从BIPV到大型光伏电站,双玻的极佳耐候性及相比常规背板型组件更长的功率质保,得到众多客户青睐;双玻层压工艺与常规背板型组件相当,通过降低压力的方式预防四角过压导致隐裂、气泡。
但是现在的双玻层压方式与常规背板型组件一致,因两层玻璃温度系数一致,受热易出现相同形变,层压过程中硅胶板对形变翘起的双玻四角过压受力,易造成双玻四角过压气泡、脱层。
而窗框通常设置在支撑台上,它们之间通过联结件连接,联结件为易受损部位的可拆卸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产生很大的应变而朝后方突起,这样的应变常常使得窗框拆卸不容易,乃至于使得联结为之发生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玻组件的改良层压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易造成双玻四角过压气泡、脱层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玻组件的改良层压工艺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双玻组件的改良层压工艺,具体如下:
在进行对双玻组件层压之前,在要进行层压的双玻组件的位置四周增设层压工装,然后层压件进料后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处理后执行充气加压,充气加压后进行保温保压。
双玻组件的改良层压装置,包括窗框,所述窗框设置在支撑台上,所述窗框设置在支撑台的方式是通过联结件把支撑台和窗框相连,所述联结件包括一体化成型在支撑台上的母头部A10,所述母头部A10上还有联结头,所述母头部A10的联结头上设置着同支撑台的中心线保持并列的嵌接口A110和限位口A120,所述母头部A10还设置着同支撑台的中心线保持90度夹角的第一安装口A130,所述第一安装口A130为通槽状;
而窗框的一头焊接有所述联结件的公头部A20,所述公头部A20的端部为公头部A20的联结部,所述公头部A20的联结部上设置着同所述母头部A10的嵌接口A110相嵌接的嵌接杆A210,还设置着以过渡配合方式连接在限位口A120中的安装杆A220,所述公头部A20上开有同第一安装口A130面对面的第二安装口A230,所述第二安装口A230为通槽状;
所述公头部A20与所述母头部A10经由第一固定件A30透过所述第一安装口A130和第二安装口A230来固定;
所述母头部A10的嵌接口A110开设在所述母头部A10的联结头的中间位置,所述限位口A120的个数为一对,且各自设置在所述嵌接口A110的两边。
本实用新型的是一种简易高效的半定量的测试方法和测量装置,来确认玻璃边缘到双玻组件内部芯片的距离,使设计更科学合理,达到成本最佳,且保证产品可靠性好。这样所述母头部A10的嵌接口A110开设在所述母头部A10的联结头的中间位置,所述限位口A120的个数为一对,且各自设置在所 述嵌接口A110的两边;就能使得所述公头部A20与所述母头部A10相连时作用力均衡,有效避免所述公头部A20与所述母头部A10产生很大的应变。
本实用新型的双玻组件的改良层压工艺可有效降低双玻组件层压过程中四角过压及针对白色EVA预交联工艺设计的防止白色EVA与玻璃脱层的双玻层压制备改良工艺,有效降低了双玻组件层压边角气泡、白色EVA脱层、翻边等不良产生的可能,实现白色EVA双玻量产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针对双玻组件的层压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联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母头部的平面结构图。
图4为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玻组件的改良层压工艺,具体如下:
在进行对双玻组件层压之前,在要进行层压的双玻组件的位置四周增设层压工装,然后层压件进料后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处理后执行充气加压,充气加压后进行保温保压,这样使用层压工装后,硅胶板加压,围框边框起缓冲作用,可避免于双玻玻璃过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中盛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中盛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40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盘管回风净化装置和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涂装车间喷漆室循环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