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星运行演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5036.3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路辉;胡彦超;李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路辉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运行 演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卫星运行演示仪。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向外太空的探索和研究,而作为当前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更多的是通过电视及照片了解,而在教学中,此方式并不能直观的、深入的将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不利于教学,同时,在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中同样存在着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易于实现、直观的卫星运行演示仪。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卫星运行演示仪,它包括球体、设置于球体外围的环状支撑板、设置于环状支撑板上且环绕所述球体纵向设置的至少两层环状挡圈,相邻两个环状挡圈之间以及位于最内层的环状挡圈与球体侧壁之间构成轨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内且可沿轨道并绕球体旋转的球,在位于最外层环状挡圈内侧的环状挡圈上设有可向内侧或外侧打开的门条。
优选的,所述门条的一端与所述环状挡圈铰接,其另一端的端面为斜切面。
优选的,设置于所述环状挡圈上的门条各为两个,且位于同一环状挡圈上的两个门条中的一个可向内侧打开,另一个可向外侧打开。
优选的,所述球为铁质球体或磁性球体;在所述球体内还设有条形磁铁,所述条形磁铁横向设置于与所述轨道所处的同一水平面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条形磁铁旋转的第一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条形磁铁为两个,且呈“十”形交叉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纵向贯穿所述球体下侧面设置的第一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球体下方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的第一动力电机,所述条形磁铁通过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顶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球体旋转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球体顶端并与该球体顶端连接的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顶端连接的第二动力电机。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环状支撑板通过支撑柱与所述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球体侧部的轨道内还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最内侧轨道内的球引向邻近轨道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前端与最内侧环状挡圈上的门条的开口处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引导板的尾端还设置有第一挡板,在与所述第一挡板对称的最内侧轨
道内还设置有第二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从宏观角度,可模拟观察卫星从地球赤道回收及围绕地球不同半径的轨道运行的过程,使本装置在应用教学中及科普宣传中变的更加直观、方便,使参与人员更加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状态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状态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球体;
2、3.条形磁铁;
4.第二挡板;
5、6、7、8.环状挡圈;
9、10、11、13、14、15.门条;
12.球;16.第二传动轴;17.第二动力电机;18.第一传动轴;19.轴承;20.第一动力电机;21.支撑柱;22.底座;23.环状支撑板24.第一挡板;26.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卫星运行演示仪,参见图1,图2;它包括球体1、设置于球体1外围的环状支撑板23、设置于环状支撑板3上且环绕所述球体纵向设置的多层环状挡圈5、6、7、8,相邻两个环状挡圈5、6、7、8之间,以及位于最内层的环状挡圈5与球体1侧壁之间构成轨道,优选的,所述的环状支撑板3及环状挡圈均为透明材料;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内且可沿轨道并绕球体1旋转的球12,本设计在位于最外层环状挡圈8内侧的环状挡圈5、6、7上设有可向内侧或外侧打开的门条9、10、11、13、14、15,其中,所述的门条9、10、11、13、14、15的一端与与对应的环状挡圈铰接,其另一端的端面为斜切面。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环状挡圈5、6、7上的门条各为两个,且位于同一环状挡圈5、6、7上的两个门条中的一个可向内侧打开,另一个可向外侧打开,如图所示,其中门条9、10、11可向外侧打开,而门条13、14、15可向内侧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路辉,未经周路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5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NFC的智能管控移动终端及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