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控温功能的血管微波消融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2972.9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4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庞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茂英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血管 微波 消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血管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下肢静脉曲张疾病又称为下肢慢性功能不全是人类常见的多发病,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大(小)隐静脉及曲张静脉剥脱术等。由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通常会导致病痛并且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术后皮肤有疤痕,而且感染概率大手术风险较高。
近几年来,下肢静脉曲张开刀手术治疗逐步被微创手术治疗所替代,目前国内外现行的微创手术主要有皮下静脉旋切吸除(TIPP)、激光治疗(EVET)、射频消融(RFA)、腹腔镜结扎术等,但仍存在创伤偏大、手术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不宜推广等问题。具体来说,在射频、和激光热凝时,由于物理能量不同,血管的热凝闭合不够彻底,相对容易复发、形成可移动血栓;另外,适应症有限,不能治疗因交通经脉功能不全导致的小腿溃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血管微波消融针。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血管微波消融针,包括辐射头、锥形针头和针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头设置在所述锥形针头内,所述针杆的前端固定在所述锥形针头的圆台面上,所述针杆的后端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针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针杆内设有不锈钢管和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固定在辐射头尾部的内孔中并焊接有介质套,所述同轴电缆后端与射频接头连接;所述不锈钢管套设在同轴电缆上并且其前端与介质套的圆台紧密配合并密封,所述不锈钢管的后端和进水端连接;所述不锈钢管的内壁与同轴电缆之间的空间形成进水腔;所述不锈钢管的前端附近的壁上设置有开口使得所述不锈钢管的外壁与所述针杆的内壁之间形成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与出水端连接。
其中,所述水箱设置在手柄上,所述射频接头、进水端和出水端设置在水箱上,并且所述水箱上还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耦合插件,并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引线连接至所述温度传感耦合插件。
其中,所述针杆的杆体上设置有防粘涂层和退针指示标识。
其中,所述针杆上设置有沉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沉孔上,并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突出于所述针杆外表面0.1~0.2mm,工作时用于实时监测血管腔内微波辐射范围内的温度。
其中,所述针杆的直径为1.3~1.6mm,针杆的有效长度为100~120mm。所述针杆和锥形针头涂有特氟龙防粘涂层,从而可有效防止控温功能的血管微波消融针工作过层中热凝区域因温度过高造成的针尖和管腔内组织的粘连。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为NTC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血管微波消融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消融针操作简单,而且利用了微波的生物热效应,具有输出功率稳定、频率精确,辐射效率高、组织升温快、受热均匀、热穿透性适度、热凝固范围易控等优点;而且在微波热凝时,同时启动温控和水冷循环运行,能够有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融针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消融针的后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辐射头,2-锥形针头,3-针杆,4-指示标识,5-不锈钢管,6-同轴电缆,7-水箱,8-射频接头9-进水端,10-出水端,12-手柄,13、14-温度传感耦合插件,15-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血管微波消融针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茂英,未经庞茂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2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