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美容补水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2321.X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伟;韩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容 补水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美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容补水仪。
背景技术
气干燥或者工作或家居环境干燥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补水,人们的皮肤会渐渐缺水,而皮肤长时间缺水会导致皮肤角质化、毛孔阻塞以及痘痘粉刺等问题,甚至会导致一些病菌从皮肤入侵人体。为了保证皮肤具有足够的水分,除了日常补水之外,人们开始用补水仪进行补水。现有的补水仪功能单一,且拆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美容补水仪。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美容补水仪,包括:外壳体、水箱、内框体、电路板总成、电池、雾化器和红/蓝光发射装置,其中:
外壳体为两端开放的筒体;
水箱位于外壳体的一端并与外壳体配合对外壳体的一端进行封堵;
内框体由外壳体的远离水箱的一端伸入至外壳体内部并与外壳体配合对外壳体的一端进行封堵,内框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靠近水箱的一侧;
电路板总成和电池均位于第一腔室内,且电池与电路板总成连接用于为电路板总成供电;
雾化器位于第二腔室内并与电路板总成连接,雾化器与水箱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进水通道,雾化器设有喷口;
红/蓝光发射装置位于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内并与电路板总成连接,红/蓝光发射装置包括红光发射模块和蓝光发射模块;
外壳上设有与喷口对应布置的喷雾口、与红光发射模块对应布置的红光发射口、以及与蓝光发射模块对应布置的蓝光发射口。
优选地,雾化器包括前盖体、后盖体和雾化片,所述前盖体、后盖体相互配合形成雾化腔,雾化腔与水箱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进水通道;所述雾化片位于雾化腔内并与电路板总成连接。
优选地,前盖体和后盖体之间设有密封端盖。
优选地,后盖体上设有与雾化腔连通的螺纹孔。
优选地,水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与箱体配合形成储水腔,箱盖远离箱体的一侧设有向远离箱盖方向延伸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伸入至螺纹孔内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柱内设有连通雾化腔和储水腔的通道形成进水通道。
优选地,螺纹柱的外周且位于箱盖和后盖体之间套装有密封圈。
优选地,电路板总成上设有USB接口。
优选地,外壳体上安装有与电路板总成连接的按键组。
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体为两端开放的筒体;水箱位于外壳体的一端并与外壳体配合对外壳体的一端进行封堵;内框体由外壳体的远离水箱的一端伸入至外壳体内部并与外壳体配合对外壳体的一端进行封堵,内框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靠近水箱的一侧;电路板总成和电池均位于第一腔室内,且电池与电路板总成连接用于为电路板总成供电;雾化器位于第二腔室内并与电路板总成连接,雾化器与水箱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进水通道,雾化器设有喷口;红/蓝光发射装置位于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内并与电路板总成连接,红/蓝光发射装置包括红光发射模块和蓝光发射模块;外壳上设有与喷口对应布置的喷雾口、与红光发射模块对应布置的红光发射口、以及与蓝光发射模块对应布置的蓝光发射口。结构简单紧凑,拆装方便,当其内部任意一个部件发生损坏时都可以进行单独更换,经济实用,且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红/蓝光发射装置,并使红/蓝光发射装置包括可以发射出红光的红光发射模块和可以发射出蓝光的蓝光发射模块,由于红光发射模块发射出红光,可以起到良好的美容嫩肤作用,而蓝光发射模块发射出的蓝光,可以起到良好的消炎祛痘作用,因此,不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补水仪,不仅可以为皮肤补水,还能美容嫩肤、消炎祛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美容补水仪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美容补水仪的分解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美容补水仪,包括:外壳体1、水箱2、内框体3、电路板总成4、电池5、雾化器6和红/蓝光发射装置7,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23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机器人作业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线材的自动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