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组织折叠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0931978.4 申请日: 2016-08-25
公开(公告)号: CN206214179U 公开(公告)日: 2017-06-06
发明(设计)人: 刘柳;夏庆福;兰东;宁淑华;郭雁杰 申请(专利权)人: 刘柳
主分类号: A61B18/18 分类号: A61B18/18;A61B18/20;A61B18/00;A61B18/12
代理公司: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代理人: 杨滨
地址: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织 折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组织折叠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瘦身”观念的风行,全世界的美容手术业也努力朝这方面开发,既提供抽脂的手术,也有裁剪赘皮和赘肉的腹部整形或称“拉肚皮”整形。这样,不仅那些爱美的女性,肚腩突起的男士也能打起了“抽脂减肥”的念头。抽脂手术属于整形美容外科体形雕塑手术中的一种,据抽脂专家潘卫峰介绍抽脂手术原理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把身体某一部位多余的脂肪给吸出来,以达到局部迅速瘦体的目的,小体积的、伴有松垂的肥胖(如下颌、颈部、上臂、副乳等部位的松弛赘肉)影响外观。

由于解剖位置和结构特殊,以激光、射频、等离子为代表的无创体型雕塑成为首选,这些仪器共同的作用机制是发射能量诱发创伤愈合反应以紧实组织。使皮下组织和浅层脂肪发生收缩所需要的高级别能量,在穿过皮肤时难免引起灼伤,因此如何使能量通过皮肤后,聚集蓄积于脂肪和皮下组织,溶脂紧肤又避免伤及皮肤,是这些治疗方法共同面对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组织折叠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槽型容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优弧扇面侧壁;槽型容器的顶端设置有负压接口;槽型容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透明窗口;槽型容器的槽口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单向滚动棒。负压接口为筒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与激光、射频、等离子体为能量源的无创体型雕塑设备都可配合,应用范围广泛。

2.皮下脂肪体积缩小,真皮和皮下组织的胶原纤维收缩,才可达到塑身紧肤的目的。以往这些能量源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经过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后到达脂肪浅层,能量层层衰减。本仪器将组织吸入折叠后,双侧能量经照射窗到达核心的脂肪和真皮深层时为叠加剂量,因此可在表皮承受的温度和实践范围内操作。

3.负压吸引后,组织被折叠压缩于狭小的空间,与自然舒展状态相比,能量辐射到达真皮和脂肪目标组织的距离变短,提高治疗效果。

4.下颌、颈部、上臂内侧、腋窝侧胸连接部、大腿内侧为赘肉的好发部位,解剖特殊性在于脂肪疏松、皮肤松弛、重要的神经血管走行表浅,以往无创体型雕塑技术在这些部位需减小能量级,降低治疗时间,难免影响治疗效果。本装置将松弛组织折叠压缩,重要血管神经不会被吸入,因此可按照常规能量级别照射,提高了治疗效果。

5.真空负压作用增加了血流供应,促进了脂肪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催化酶释放。

综上所述,本装置解决了皮肤耐受温度上限对发射能量级别的限制难题,保护重要解剖结构的同时达到精准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槽型容器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C)树脂制成,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可高温消毒,方便观察,维持组织隆起状,隆起的表层皮肤处于溶脂区外,槽型容器的边口圆钝以防划伤皮肤。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与溶脂紧肤仪器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根据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槽型容器(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优弧扇面侧壁(2),槽型容器的顶端设置有负压接口(3),槽型容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透明窗口(4),槽型容器的槽口(5)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单向滚动棒(6),负压接口为筒形。

对照图1对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做进一步说明:

在使用时,首先对皮肤进行标记并麻醉。

其次,根据组织的尺寸选择2ml、3ml、5ml、10ml四种适当容积的容器,将槽型容器放置在皮肤(7)上,连接医疗通用负压源,开通负压接口,通过两根单向橡胶滚动棒向容器内吸入组织(8),阻止皮肤回弹。

然后,待组织隆起且皮肤表层高于透明窗口后,开通激光、射频、等离子等溶脂紧肤能量源,分别从透明窗口精准操作,削减脂肪(9),通过透明窗口观察皮肤变化,到发红即停止。

最后,停止时应先断开物理能量源,放开负压接口,组织逐渐回弹,再变换捏起皮肤的方向,进行下一轮操作,直到局部组织泛红发硬,经过几天恢复重塑,可取得满意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柳,未经刘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1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