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棒的多功能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0486.3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6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钟渊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优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84 | 分类号: | C01B32/384;C01B32/3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多功能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领域,特别涉及是一种活性炭棒的多功能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²/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
现有的活性炭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条状活性炭的长度和形状通过是相同的,在将这些长度或形状一致的活性炭条装填到容器或者过滤装置中,常常会出现无法适应容器或者过滤装置的形态,导致没有办法完全填满,且活性炭条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如此会大大的影响活性炭过滤或吸附的性能。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其缺陷,如何开发出一种可以同时生产出长度和/或形状能够符合装填要求活性炭棒的多功能生产设备,成为本领域从业者迫切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棒的多功能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炭挤出机,所述活性炭挤出机的出料口位于输送机的一端的上方,所述输送机的另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切断装置,所述活性炭挤出机通过出料口将活性炭棒挤出并落入输送机上,所述输送机用以将活性炭棒输送至切断装置的下方,所述切断装置包括多个切断刀,多个切断刀的末端连接在切断轮上,多个切断刀的首端与输送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活性炭棒的厚度,且两两相邻的切断刀之间的圆心角互不相同,所述切断轮由电机驱动以将途经切断装置下方的长条的活性炭棒切断为长短不一的短状的活性炭棒。
为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切断轮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卡刀槽,每个所述切断刀可拆卸式嵌装在卡刀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断刀沿刀体的长度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卡刀槽上设有通孔,一紧固件穿过通孔及安装孔将切断刀安装在卡刀槽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的另一端的下方设有用以收集短状活性炭棒的容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活性炭挤出机的挤出头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孔,且多个出料孔的形状和/或尺寸各不相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出头上对应各出料孔分别设有封盖,所述封盖可以将对应的出料孔封堵或开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活性炭挤出机与输送机之间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倾斜式安装在输送机的一端上,且多个出料孔的正投影面完全落在导向板的正投影面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出头可拆卸安装在活性炭挤出机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为皮带输送机。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两相邻的切断刀之间的圆心角沿切断轮的周向渐变大。
综上,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活性炭挤出机挤出的条状活性炭会落到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上,然后再由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输送到切断装置,切断刀的刀刃每次在与皮带输送机的皮带相贴时,会将条状活性炭同时切断, 继续前进的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会将被切断的条状活性炭倒入容器内。由于且两两相邻的切断刀之间的圆心角互不相同,因此长条的活性炭棒切断为多种长短不一的短状的活性炭棒。这种长度不规则的条状活性炭装可以适应不同过滤装置或容器的形状,从而充分装填,进而提高活性炭吸附、脱除“污染物”的性 能。
2、本实用新型挤出头上设置有多个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挤出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活性炭挤出机挤出的产品单一的缺点,此设置方式可以同时生产多种相同或不同形状的活性炭棒,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更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本实用新型中挤出头可拆卸式连接在性炭挤出机,此设置方式便于安装维护挤出头,需要生产更多种类的产品时,只需旋转扭下原挤出头,更换上新的挤出头,就可以生产更多种类的产品了。
3、本实用新型的切断刀也是可拆卸式安装在切断轮上,且安装的高度可调,一来可以方便切断刀的安装及维修,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活性炭棒去更换切断刀或者调整切断刀相对于输送机的高度,以保证能够对活性炭棒进行切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棒的多功能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优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优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0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辨识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软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