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表带式智能名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8226.2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龚锦成;孙铃武;蓝腾仔;杨凯;林和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致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A44C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带 智能 名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射频识别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带式智能名片。
背景技术
本技术是应用于NFC通讯技术的设计,目前市场上还未有针对手表带式智能名片而设计的成熟产品。目前的NFC技术主要存在几方面的缺陷问题:1、标签多为IC卡式,体积较大、较厚,不容易放到设备内部中使用。2、普通NFC标签使用挂绳设计,一些应用场所并不适合悬挂标签,且不好固定。
利用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手表带式智能名片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将存有个人信息的NFC标签嵌入手机式支架承载体上,不仅扩展了智能名片的用途,解决了智能名片卡片式容易丢失的问题,还实现了名片信息快速读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手表带式智能名片。
为解决上述标签多为IC卡式,体积较大、较厚,不容易放到设备内部中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一种手表带式智能名片,包括手表带和NFC标签,所述手表带内嵌有NFC标签,所述NFC标签包括薄膜、NFC芯片和以及与连接于所述NFC芯片引脚的天线,所述NFC芯片内存有个人信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NFC标签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所述NFC存储的个人信息可多次改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手表带包括第一手表带和第二手表带,所述第二手表带上挖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一手表带设有固定件通过所述通孔与第二手表带配合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手表带中嵌有NFC标签。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设置于NFC芯片表面,所述天线为蚀刻天线或者印刷天线,所述天线为绕圈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横截面为正方形或圆形,定义所述天线横截面形状的边长或
直径为L,其中,0.05mm≤L≤0.2m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手表带由皮制件构成,所述薄膜的材料为PET。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实用手表带式智能名片结构,不仅扩展了智能名片的用途,同时还解决了智能名片卡片式容易丢失的问题。
2、利用NFC标签实现了名片信息快速读写,克服了传统名片信息无法快速读取的缺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表带式智能名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表带式智能名片中NFC标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2,实施例中,所述NFC标签10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所述NFC芯片11存储的个人信息可多次改写,次数可达十万次。信息的可重复读写性不仅节约资源和材料,更完善了传统名片信息无法被快速读取的缺陷。
请参考图1,所述手表带20包括第一手表带21和第二手表带22,所述第二手表带22上挖有若干个通孔221,所述第一手表带21设有固定件211通过所述通孔与第二手表带2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手表带21和第二手表带22的另外一端与手表盘30连接,所述NFC标签10嵌入于第一手表带21并靠近手表盘30设置。以便于在他人的NFC手机在扫描时能和手表带内带有NFC标签的位置相对应,处于一个较为方便的扫描状态。采用这种结构可将手表与智能名片一体化,可随身携带智能名片,克服了传统名片容易丢失的缺陷。所述手表带采用皮制件材料,可有效保护嵌在其中的NFC标签,起到防水防摔等作用。
请参考图2,实施例中,所述天线12为蚀刻天线或者印刷天线,所述薄膜13的材料为PET优选的,所述天线12为铝铜蚀刻或银浆印刷构成的印刷天线,将天线12设置为绕圈状,拐角处设置为倒圆角,定义所述天线厚度为L,其中,0.05mm≤L≤0.2mm,优选的,将天线12设置为正方形绕圈状或者圆形绕圈状,其边长为0.08mm。其所述天线12一端与NFC芯片11引脚绑定,所述天线12设置于薄膜13上,优选的,NFC芯片引脚与天线12的内圈一端绑定。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降低智能名片在生产的过程中损坏的几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致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致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8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坐便器(823)
- 下一篇:一种新型霍加拉特剂活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