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型飞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927662.8 | 申请日: | 2016-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侠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侠秀 |
| 主分类号: | A63H27/24 | 分类号: | A63H27/24;A63H27/14;A63H27/20;A63H27/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 地址: | 3239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型 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飞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模型飞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型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且不易维修,使用寿命低;另外,模型飞机采用前置动力或者后置动力,使用不安全,螺旋桨容易削到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飞机结构不牢固,零部件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模型飞机,解决现有模型飞机使用寿命低,不易维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模型飞机,其包括飞机状本体,其包括机身、机头、机翼、尾翼、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于所述机身中部设有凹槽,于凹槽内设有动力驱动装置,于两侧机翼下部,均设有机翼控制组件;所述机翼控制组件包括舵机控制器、拉杆和两个舵角,且所述舵角一个位于机翼,一个位于尾翼上,所述舵机控制器及两个舵角通过拉杆相互连接。
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架,设于电机架上的电机,于电机上设有螺旋桨。
于所述凹槽内还设有与电机相连接的电池和电子调速器,凹槽两侧内壁为波浪形结构,通过该波浪形结构将电池和电子调速器固定在凹槽内。
机舱内独有的波浪形固定夹设计,波浪形的设计大大增加了固定夹的弹性,并取代了原有的扎带型固定法。即美观还方便。 并且适用于各类3S的锂电池。大大缩短了电池的更换时间。由于取代了扎带,所以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飞机的重量。
所述电机架两侧宽度大于中间宽度,且中间上表面设有活动弧形卡扣,通过该活动弧形卡扣固定机舱盖。
两边加宽的设计能够大大加强了的电机和机身间的固定性。加宽的设计大大确保了在电机反扭时电机不会脱落。
带有弧形的卡扣能非常方便的固定好存放电子设备的机舱盖。带弧形的设计能确保卡扣固定机舱盖时不会左右移动,因为是弧面帖弧面的所以往左或往右都会越紧,所以只会垂直固定着机舱盖。防止机舱里的设备在飞行中滑落,确保了机舱设备的安全性。并大大方便了电子设备后期的更换和维修。
所述前起落架包括前轮,双孔铁丝连接头,弹簧,塑料铁丝固定条杆和前轮控制器,其中,所述前轮通过一设有弯折的钢丝与塑料铁丝固定条杆相连接,所述塑料铁丝固定条杆通过双曲线钢丝连接前轮控制器。
所述塑料铁丝固定条杆设于弹簧与双孔铁丝连接头之间。
带有顶丝的轮挡有效的防止了轮子的滑出。带弯的钢丝大大和增加的弹簧提升了轮子的减震性能和美观。双孔铁丝连接头即连接两个断的钢丝使其变为一个整体,链接只需一颗顶丝就可以将轮子固定的设计大大节约了包装箱的尺寸,而且安装超级方便。为客户减少并方便了安装工序。新设计的塑料铁丝固定条杆取代了原有的铜接头,美观又轻盈。能很方便的通过双曲线的钢丝连接上蓝色舵机控制器。
所述后起落架包括设于机身下部两个的后轮,所述后轮通过设有开口的塑料支架固定于机身下部。
左右两侧的后轮,采用新型的塑料固定支架固定侧轮。在塑料支架的开口设计上,能非常方便的拆装轮子。开口的设计在受 到大的撞击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功能。大大增加侧轮的使用寿命。此款侧轮的铁丝和塑料架的固定不需要一颗螺丝,轮子铁丝的上端插入塑料支架上设计的突出的圆柱的孔内并配合开口的波浪塑料支架固定的,(一个点和一个线固定法)而将装上铁丝和轮子的塑料支架只要用胶就可以固定在机身上。非常的方便,实用。
所述舵角设有拉杆固定孔和快速接固定孔。节省了原来为装快速接头需要的扩孔步骤。
配套的舵角盖能非常紧合的固定住舵角,而且舵角上带有搓板式的卡纹,能保证舵角盖不会滑落,并可以按机翼的厚度调正紧度。适用于各类航模机型上。
所述机身下部还设有通风散热口。
所述机翼一侧为平面,一侧为斜面;所述机头为PU锥形机头。
采用软性发泡的PU材料韧性好,重量轻。装上PU材料的机头取代原有的泡沫机头,大大增加了飞机的防撞功能,延长了飞机的使用寿命。且增加了飞机的飞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动力设备包围在飞机中间的这种腰推的设计大大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舵机控制器、拉杆和两个舵角,且所述舵角一个位于机翼,一个位于尾翼上,所述舵机控制及两个舵角通过拉杆相互连接,能够流畅地控制机翼的摆动,并完成各种飞行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底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侠秀,未经陈侠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7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