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6926.8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6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蒲茂青;李明杰;张晓川;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成峰二次供水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4 | 分类号: | E03B7/04;E03B7/07;E03B11/06;E03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力无负压 稳压 补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恒压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二次恒压供水设备的控制方式有很多,它们都具有软启、供水压力稳定、节能等诸多优点,提高了二次供水设备的可靠性,更好的保证用户的用水安全。常见的供水设备的水泵搭配为两个主泵、一个主泵加一个辅泵、两个主泵加一个或多个辅泵、三个主泵或多个主泵加一个或多个辅泵,辅泵的搭配加上设备休眠技术的配合使用,避免了主泵的频繁运行,降低了供水成本。但恒压供水的水压变化区间不能设置太小,如果太小会使辅泵频繁启停,能耗浪费较大;若设置太大,外部压力下降速率太快,使水压波动较大,无法满足更优质的恒压供水,更达不到用户的使用稳定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包括微型潜水泵;所述微型潜水泵安装在潜水泵固定装置内,潜水泵固定装置安装在进水汇总管内,进水汇总管的进口端连接至稳流罐,稳流罐的进口端连接至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压力监测装置;所述微型潜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至给水管网,所述进水汇总管与给水管网之间还并联安装有主泵和辅泵;所述给水管网上安装有第二压力监测装置和第三压力监测装置;所述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还包括PLC和变频器,PLC经变频器控制连接微型潜水泵、主泵和辅泵,第一压力监测装置、第二压力监测装置和第三压力监测装置均通讯连接至PLC。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型潜水泵与给水管网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泵共有两个,辅泵共有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还包括人机界面,人机界面连接至PLC。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压力监测装置为远传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压力监测装置为电接点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压力监测装置为远传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将所述进水汇总管移除,潜水泵固定装置安装在稳流罐内,微型潜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至给水管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将所述进水汇总管移除,潜水泵固定装置安装在稳流罐外,微型潜水泵的进出口端连接至稳流罐,微型潜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至给水管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当给水管网下降压力值小于第一设定值或者下降速率小于第一设定速率时,系统启动微型潜水泵补充管网压力,起到恒压、保压的作用,从而减少了辅泵的频繁启动,延长了辅泵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微型潜水泵远小于辅泵的功率,因此该系统更加节能、高效、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微动力无负压稳压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第一压力监测装置、3-稳流罐、4-进水汇总管、5-微型潜水泵、6-主泵、7-辅泵、8-止回阀、9-给水管网、10-第二压力监测装置、11-第三压力监测装置、12-控制柜、13-人机界面、14-PLC、15-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成峰二次供水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成峰二次供水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6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筏板基础用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沉降池的二次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