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二次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6193.8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余虹;潘慧;程燕;黄春叶;施燕娟;李丽;汪燕;吴靖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虹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二次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二次固定带。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脓胸的重要措施,其原理是重力引流,是促进肺扩张、引流胸腔积液、积气、预防胸腔感染、促进肺膨胀、维持胸腔负压和开胸术后重建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活动对患者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引流管固定规范提倡管道二次固定。传统固定方法用别针或夹子将引流管固定于床单上,按要求在别针或夹子固定处与皮肤固定引流管处留有一定长度,以方便患者翻身活动,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使用者的个体差异,变换体位幅度不同,预留长度很难恰到好处,活动时容易引起折叠及牵拉,而导致引流不畅或脱管,牵拉使患者疼痛加剧,致使患者不愿意活动,舒适度下降,从而导致并发症发生,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二次固定带,能够在使用者活动时避免折叠、牵拉引流管,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流管二次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所述固定带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松紧带和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的正面为圆毛面;所述第一松紧带靠近自由端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的背面为刺毛面;所述第一魔术贴正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引流管固定时,所述固定装置将引流管沿着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魔术贴的正面,所述第一松紧带的自由端背向所述引流管绕设后搭设于所述第一魔术贴的自由端的正面,所述第二魔术贴的刺毛面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圆毛面粘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三魔术贴、第二松紧带和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的两端在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宽度方向上固定于所述第一魔术贴的正面,所述固定套环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一端,所述第二松紧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魔术贴的一端,所述第三魔术贴的背面为刺毛面,固定时,引流管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松紧带的正面,所述第三魔术贴的自由端绕过引流管后穿过所述固定套环与所述第一魔术贴之间,并使所述第三魔术贴的刺毛面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圆毛面粘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魔术贴的宽度为2cm-3cm,长度为3cm-4cm,所述第二松紧带在自然状态下的宽度为2cm-3cm,长度为8cm-12cm,所述固定套环的宽度为1cm-1.5cm,长度为3cm-5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魔术贴背面设置有纳米抗菌无纺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魔术贴的宽度为5cm-8cm,长度为50cm-60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松紧带在自然状态下的宽度为5cm-8cm,长度为30cm-4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松紧带及第一魔术贴的结构使固定带本体能够适用于各种体型的使用者,并保证该固定带能固定在使用者的固定位置,解决了引流管二次固定时只能固定在床单、枕头等不能随使用者移动而移动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在第一魔术贴背面的纳米抗菌无纺布层,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及抗菌性;引流管利用第三魔术贴、第二松紧带和固定套环组成的固定装置通过高举平台法能够牢固的固定在第一魔术贴圆毛面上,解决了引流管上下滑动的情况,避免了使用者活动时引起的引流管折叠或牵拉,导致使用者的疼痛加剧,甚至引起并发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二次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松紧带;2、第一魔术贴;3、第二魔术贴;4、固定装置;5、引流管;41、第三魔术贴;42、第二松紧带;43、固定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虹,未经余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6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预应力压杆
- 下一篇:同时固定鼻胃管及氧气管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