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视型海底中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0155.1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4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亚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4;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8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视 海底 压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监视型海底中压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投入巨资开发海洋资源,针对我国广阔的海洋拥有众多的岛屿,那么相对近海来讲,为了减少投入,不可能每个岛屿均配置一个发、变电站,那么岛屿之间的链接需通过海底电缆传输电能,以满足祖国对海洋的控制权,海底电缆要求非常苛刻,主要为:暗流、乱石、鱼类以及航行的船舶电缆被损坏,那么需有众多的防护措施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监视型海底中压电缆,具有防水、抗压、抗拉以及监视功能。
本实用新型包括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绕包层、第一内护层、金属带铠装层、第二内护层和钢丝铠装层,钢丝铠装层外挤包外护层;所述缆芯主线芯由导体、挤包导体屏蔽层、挤包绝缘层、挤包绝缘屏蔽层和绕包金属屏蔽层由里到外依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护层中镶嵌有可监视型导体,均匀成60度角分布在内护层中。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内护层中镶嵌有六根可监视型导体,可监视型导体均匀成60度角分布在第二内护层中。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金属铠装层分为钢带铠装层和钢丝铠装层,可监视型导体通过报警装置分别与钢带铠装层和钢丝铠装层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缆芯空隙中填充非吸湿性材料。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绝缘层使用的绝缘材料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体屏蔽层为交联型半导电内屏蔽料,绝缘屏蔽层为交联型半导电外屏蔽料,金属屏蔽层为紫铜带,第一内护层和第二内护层均使用防水材料,可监视性导体采用软铜导体,外护层使用防水材料挤包而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可监视型导体分别与内层金属铠装层、外层钢丝使用可报警装置连接,未报警,则使用安全,如因内外界作用力导致电缆损坏而发生报警,当班人员可及时查找问题所在,保证电缆使用不带病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绕包层8、第一内护层9、金属带铠装层10、第二内护层12和钢丝铠装层13,钢丝铠装层13外挤包外护层7;所述缆芯主线芯由导体1、挤包导体屏蔽层2、挤包绝缘层3、挤包绝缘屏蔽层4和绕包金属屏蔽层5由里到外依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护层12中镶嵌有可监视型导体11,均匀成60度角分布在第二内护层12中。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内护层12中镶嵌有六根可监视型导体11,可监视型导体11均匀成60度角分布在第二内护层12中。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金属铠装层10分为钢带铠装层和钢丝铠装层,可监视型导体11通过报警装置分别与钢带铠装层和钢丝铠装层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缆芯空隙中填充非吸湿性材料。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绝缘层3使用的绝缘材料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导体屏蔽层2为交联型半导电内屏蔽料,绝缘屏蔽层4为交联型半导电外屏蔽料,金属屏蔽层5为紫铜带,第一内护层9和第二内护层12均使用防水材料,可监视性导体11采用软铜导体,外护层7使用防水材料挤包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亚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亚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0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