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盘式刹车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8229.8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陈瑜;陈碎娒;李帮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铭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9/00 | 分类号: | F16D69/00;F16D69/04;F16D65/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刹车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刹车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盘式刹车片。
背景技术
目前,刹车片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刹车时的直接部件。为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刹车的稳定性,当前刹车系统多采用盘式刹车片,盘式刹车片一般是由金属层和摩擦材料层通过高温压制相互贴合构成。在刹车过程中,当踩下制动踏板后,制动助力泵开始工作,制动助力泵在真空及油压的协助下通过制动液把踏板力放大并传递到制动卡钳中,制动卡钳上的活塞受到压力后推动静止的刹车片,夹住随轮胎转动的刹车盘以产生摩擦力,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刹车、制停汽车的作用。在刹车过程中,盘式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会在刹车的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热能,特别是在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或连续踩踏刹车时,刹车片的温度在短时间内会急剧上升,当温度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刹车片的刹车效果会减退甚至出现失效的现象,即出现热衰退现象。当刹车强度较强,刹车时间较长,刹车片上积聚的热量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分散,刹车片摩擦材料内部材质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摩擦面上出现不可恢复的平滑镜面状,即出现烧蚀现象,使得刹车完全失灵,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321709.3,一种新型盘式刹车片,包括摩擦块,所述摩擦块朝向刹车盘一面上设有弧形开槽,所述弧形开槽以刹车盘圆心为中心呈径向向外辐射分布,弧形凸出方向与刹车盘转动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均匀散热、降温以减少热衰退的效果,同时有利于将雨水和摩擦产生的粉尘顺利排出。
现有的盘式刹车片存在着不方便散热,磨损太严重,太浪费资源,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太大的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盘式刹车片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盘式刹车片,以解决现有的盘式刹车片存在着不方便散热,磨损太严重,太浪费资源,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太大的的问题,一种新型盘式刹车片,包括摩擦块,散热结构,凸起,卡爪,连接杆和减震结构,所述的摩擦块安装在散热结构的上方;所述的凸起设置在散热结构的下方;所述的卡爪焊接在减震结构的两侧;所述的减震结构焊接在连接杆的上方;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外壳,吸音板和散热孔,所述的吸音板镶嵌在外壳的里面;所述的散热孔开设在吸音板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采取如下措施:
所述的减震结构包括上挡板,弹簧,底座和减震垫,所述的上挡板设置在弹簧的上方;所述的弹簧安装在上挡板与减震垫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底座安装在减震垫的下面。
所述的减震垫具体采用矩形海绵减震垫,有利于可以使得摩擦块减少摩擦,进一步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的吸音板具体采用B1级阻燃吸音板,有利于可以防止高温,防止吸音板遇到高温燃起。
所述的弹簧具体采用不锈钢减震弹簧,有利于配合安装减震垫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摩擦块具体采用NAO摩擦块,有利于高温性差,耐磨,环保,噪音好,降低维护成本。
所述的底座具体采用不锈钢底座,有利于方便承载摩擦块的摩擦力,使得工作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结构,减震结构,摩擦块和底座的设置,可以使得摩擦块减少摩擦,进一步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可以防止高温,防止吸音板遇到高温燃起,高温性差,耐磨,环保,噪音好,降低维护成本,方便承载摩擦块的摩擦力,使得工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摩擦块,2-散热结构,21-外壳,22-吸音板,23-散热孔,3-凸起,4-卡爪,5-连接杆,6-减震结构,61-上挡板,62-弹簧,63-底座,64-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铭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铭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8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