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张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8013.1 | 申请日: | 2016-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融南;韩贯通;张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张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医疗技术和器械,用于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或胆道系统狭窄疾病的内镜下微创手术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柱状球囊上带有标记线的扩张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要求用柱状球囊的中间部位对乳头口进行扩张。市场上现有的扩张球囊导管在进入十二指肠乳头后位置的标记是靠在X线下显影的显影环定位,X线不仅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产生损伤,而且柱状球囊进入乳头后的长度判断不准确,如果柱状球囊位置不居中,经常会造成球囊滑脱,给术者带来困扰。
例如,公开号为CN102612339A公开了一种用于与生物相容性流体的压力源一起使用的设备;公开号为CN101999925A,公开了一种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包括一个可膨胀球囊,以及用于固定可膨胀球囊两端的外导管;公开号为CN203539853U,公开了一种同轴式和快速交换集成的新型胆道扩张球囊。均不涉及带有标记线的柱状球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状球囊上带有标记线的扩张球囊导管,术者可以在内镜直视下观察柱状球囊插入的位置,确保柱状球囊中间位于乳头括约肌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X线对医患的照射损伤,而且大大缩短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的时间,提升手术成功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扩张球囊导管,包括球囊(1)、显影环(3)、鞘管(4)、注塑连接体(6)和球囊腔(7),球囊腔(7)经由注塑连接体(6)、鞘管(4)与球囊(1)连接,显影环(3)设置在球囊腔(7)内,所述球囊(1)外表面设有球囊标记(2),该球囊标记(2)位于球囊(1)中部位置并具有与球囊(1)外表明显不同的颜色。
所述球囊标记(2)可以为直线条状(21)、斜线条状(22)、多条直线条状(23)、多条斜线条状(24)或直线分段条状。
所述鞘管(4)为两腔管或者三腔管。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丝腔(8),导丝腔(8)经由注塑连接体(6)、鞘管(4)连通至鞘管(4)远端。
或者优选,所述鞘管(4)带有两个快速交换导丝腔切口(11)。
作为优选,还包括造影剂腔(9),造影剂腔(9)经由注塑连接体(6)、鞘管(4)与鞘管(4)远端的造影剂腔切口(10)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术者可以在内镜直视下根据球囊标记来判断柱状球囊在十二指肠乳头部的位置,确保柱状球囊中间位于乳头括约肌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X射线的使用时间,减少X线对医护人员和病患的照射损伤,而且大大缩短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的时间,减少病患痛苦,提升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球囊标记的实施方式之一的示意图;
图6是球囊标记的实施方式之二的示意图;
图7是球囊标记的实施方式之三的示意图;
图8是球囊标记的实施方式之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张啸,未经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张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8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球状夹杂物冶炼超纯净钢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炼钢炉自动测温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