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部分陶瓷结构的餐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7356.6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施鹏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茱莉亚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06 | 分类号: | A47G21/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陶瓷 结构 餐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餐具(如:筷子、刀、叉、汤匙…等),尤指一种在餐具的局部区段结合有陶瓷材质的餐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购餐具时,如:筷子、刀、叉、汤匙…等,除了重视实用性之外,卫生与美观亦是考虑之一,其中,由于餐具通常与食物接触最为密切,因此,当餐具的清洗方式不正确时,亦可能造成餐具上滋生细菌,令人们容易感染上关于消化道的疾病,有鉴于此,诸多业者纷纷针对现有的餐具进行改良,以能提供人们更为良好及安全的餐具。
一般言,对于竹子或木材制作的餐具,通常必须保持干燥,否则极易因受潮而滋生细菌,而对于中国台湾而言,在阴雨多湿的季节中,若人们清洗餐具后,未将餐具放置于通风处晾干,则会造成竹子或木材的餐具发霉而无法使用;此外,若以铜、铁等金属作为餐具的材质,则当该餐具发生生锈情况,其生锈后的锈蚀物质(如:铜绿(Verdigris)、铁锈)若连同食物一同进入人体,则可能会使人产生恶心、呕吐、中毒…等症状,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有业者会采用不锈钢制作餐具,以避免人们食用到有害的锈蚀物质,惟,不锈钢虽然不会有生锈问题,但因不锈钢餐具只有金属色,而无法作多元颜色的变化,倘若在不锈钢餐具上涂布其它颜色的涂料,则可能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该涂料因高温而释放出重金属物质,影响食用质量。
除了前述材质所制作的餐具外,尚有业者特别利用陶瓷作为餐具的制作材质,主要原因在于,陶瓷本身不会生锈,且其因密度较大,使得其表 面无毛细孔,故陶瓷餐具不易藏污纳垢或滋生细菌,同时亦不会有异味或金属味,具有较高的卫生质量,又,由于陶瓷餐具表面的涂装釉彩,在高温1200度时亦不会释出任何化学物质与重金属,因此,不仅能呈现出多色彩的态样与图案,且能保障食用上的安全性。然而,由于陶瓷的结构强度不足,因此,在人们使用过程中,若频繁使陶瓷餐具碰撞其它器具,则容易造成陶瓷餐具断裂破损,因此,如何针对现有餐具的缺点进行改良,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创作人在研发设计餐具的过程中,发现前述缺点,因此,创作人经过多次的实验及测试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部分陶瓷结构的餐具,期能有效改善前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部分陶瓷结构的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餐具本体,由陶瓷材料所制成的柱状体,以供使用者握持,该第一餐具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开孔,该开孔向内延伸形成有一容纳空间;及
一第二餐具本体,包括一强化部及一操作部,其中,该强化部能定位于该容纳空间中,其材料硬度大于陶瓷材料,以强化陶瓷材料的硬度,且该强化部的外缘与该第一餐具本体的内壁间设有一黏着层,该操作部则外露于该第一餐具本体之外,用以执行夹持、盛装或切割食物的操作。
其中,该强化部及该操作部是一体成形为该第二餐具本体。
其中,该强化部的一端设有一第一组装部,该操作部的一端朝远离该第一餐具本体的方向延伸,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第二组装部,该第一组装部与该第二组装部能相互组装,以使该强化部及该操作部形成该第二餐具本体。
其中,该第一餐具本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一组装部,该操作部的一端朝远离该第一餐具本体的方向延伸,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第二组装部,该第一组装部与该第二组装部能相互组装,以使该操作部固定至该第一餐具本体上。
其中,该强化部呈管体状。
其中,该第一组装部为内螺牙结构,该第二组装部为外螺牙结构。
其中,该强化部的长度至少大于该容纳空间的长度的三分之二,且小于或等于该容纳空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餐具本体中设有强化元件,即可增加第一餐具本体的整体应力,避免餐具(如:筷子、刀子、叉子…等)在使用过程中,因碰撞而发生断裂的情事。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部为刀刃的示意图;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部为叉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茱莉亚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茱莉亚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7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