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专用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5045.6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3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5/04 | 分类号: | A61H35/04;A61M31/00;A61M1/00;A61B1/233;A61B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专用 护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鼻喉科专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基于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耳鼻喉患者日渐增多。医护人员在对耳鼻喉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结合耳鼻喉的器官特点,会采用相应的一些辅助医疗用具,以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
申请号201520751959.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护理鼻腔清洗装置,包括喷头、端盖、收集罩、废液收集箱、清洗液输送管和针管,所述的喷头的前端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的端盖上均匀的设置有数个清洗孔,在每一清洗孔的外围设置有清洗毛,所述针管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喷头连通;所述的清洗液输送管通过单向阀与所述的进气管连通;在接近端盖一端的喷头上安装有一收集罩,该收集罩通过收集管与废液收集箱连通。该实用新型可以较彻底地清除鼻腔内的病菌,清洗后的废液可以被及时回收。但是该实用新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喷头结构不符合人体器官特点;在人体处于卧位的状态下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灵活,可以对鼻部进行清洗或给药的专用护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鼻喉科专用护理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瓶体Ⅰ、调压瓶、瓶体Ⅱ和负压囊,所述进液管的前端呈半球状,表面设置柔性过渡层,所述进液管的前端部设置有若干出液孔,所述进液管的直径自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所述出液管套设在所述进液管的外部,所述出液管的前端具有进液孔,所述出液管的后端具有手持部,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手持部内部相通,所述手持部的直径相等,所述手持部设置指套,所述手持部的前端设置圆盘,所述圆盘上嵌设若干LED灯,所述瓶体Ⅰ通过软管Ⅰ与所述进液管的后端连接,所述调压瓶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瓶体Ⅰ连接,所述瓶体Ⅱ通过软管Ⅱ与所述手持部的后端连接,所述瓶体Ⅱ连接负压囊,所述软管Ⅰ和软管Ⅱ设置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的外部设置护套。
优选地,所述瓶体Ⅰ和瓶体Ⅱ分别设置压力计。
优选地,所述软管Ⅰ伸进所述瓶体Ⅰ的一端部为弧状,且具有供液体进出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的后端通过软管Ⅲ连接充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内容,提出了一种使用灵活,可以对鼻部进行清洗或给药的专用护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耳鼻喉科专用护理装置包括进液管、出液管、瓶体Ⅰ、调压瓶、瓶体Ⅱ和负压囊,其中,所述进液管的前端呈半球状,表面设置柔性过渡层,所述进液管的前端部设置有若干出液孔,上述设置使得进液管的端部与人体鼻部的适应性更好,而且柔性过渡层的设置更加亲和皮肤,不会直接碰伤皮肤,而柔性过渡层可以选择,例如乳胶海绵等,与皮肤接触柔和且不易脱落的材质制成。所述进液管的直径自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可以减小器械体积,同时外观更美观,而且更容易伸入鼻孔内,进液管的端部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不同角度的倾斜,使之适应不同方位的需求。出液管套设在进液管的外部,前端具有进液孔,用于将废液或鼻内部的脏污之物吸出;后端具有手持部,方便手持;而且手持部还设置有指套,方便手部的把持,不容易滑落。手持部的前部设置圆盘,圆盘上嵌设若干LED灯,方便对鼻部进行照明。进液管内的液体可以为清洗液或药液,在瓶体Ⅰ中配制好,然后通过软管Ⅰ将两者连接起来,而且为了防止液体的导流,在软管Ⅰ上设置有单向阀,该单向阀靠近进液管的后端设置。出液管的液体借助负压囊通过软管Ⅱ流入瓶体Ⅱ中,为了防止液体倒流,在软管Ⅱ上设置单向阀,该单向阀靠近瓶体Ⅱ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方便地对患者进行鼻部的清洗或给药操作,舒适自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液管,2-出液管,3-瓶体Ⅰ,4-调压瓶,5-瓶体Ⅱ,6-负压囊,7-柔性过渡层,8-出液孔,9-进液孔,10-手持部,11-指套,12-圆盘,13-LED灯,14-软管Ⅰ,15-连接管,16-软管Ⅱ,17-第一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9-护套,20-压力计,21-通孔,22-软管Ⅲ,23-充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5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货梯专用三相交流同步电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