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悬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2839.7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6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尹军;何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悬挂 | ||
1.一种输液悬挂器,包括由内管(1)、外管(2)组成的伸缩吊杆(3),其中外管(2)为固定管,内管(1)为活动管,内管(1)的下端固定连接一输液器悬挂支架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器悬挂支架座(4)为具有内腔(5)的基座壳体(6),内管(1)插入基座壳体(6)上端与基座壳体连接固定,所述基座壳体(6)的内腔(5)设置一横向移动的活动按钮(7),该活动按钮(7)的一端外伸出基座壳体(6)侧壁,活动按钮(7)的另一端套有复位弹簧(8),所述活动按钮(7)设有贯穿上、下端的条形让位孔(9),该条形让位孔(9)的长边沿活动按钮(7)的位移方向延伸,一推拉杆(10)穿过活动按钮(7)的条形让位孔(9),推拉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一浮动板(11),活动按钮(7)的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斜面凸起(12),该斜面凸起(12)的导向斜面(13)与浮动板(11)一侧接触,所述推拉杆(10)的上端穿过内管(1)延伸到外管(2)内与间隙配合在外管(2)内的一弹簧座(14)固定连接,一上大下小的锥柱体(15)空套在推拉杆(10)上,所述锥柱体(15)的下端与内管(1)固定连接,锥柱体(15)的上端插入弹簧座(14)中与弹簧座(14)间隙配合,一压缩弹簧(16)套在推拉杆(10)上,位于锥柱体(15)顶端与弹簧座(14)之间,所述弹簧座(14)圆周壁设有多个通孔(17),各通孔(17)中分别设有锁定钢球(18),这些锁定钢球(18)位于锥柱体锥面与外管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吊杆(3)外管(2)的上端设有挂钩(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吊杆(3)的内管(1)下端与输液器悬挂支架座(4)通过一连接限位座(20)固定相连,该连接限位座(20)的底板中心设有竖直朝上延伸的空心连接部,所述连接限位座(20)的底板与基座壳体(6)固定相连,连接限位座(20)的空心连接部穿出基座壳体(6)的内腔,与伸缩吊杆的内管(1)螺纹配合形成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6)上固定设有多个输液挂钩(21),各输液挂钩(21)的挂钩端水平向外延伸,呈放射状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10)的上端与弹簧座(14)的上端面螺纹配合,且通过一锁定螺母锁定,推拉杆(10)的下端与浮动板(11)螺纹配合,且通过一锁定螺母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吊杆(3)的内管(1)上端与锥柱体(15)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形成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6)的上面设有上端盖(22),基座壳体(6)的下面设有下端盖(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6)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对应的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中通过轴用弹性卡圈(29)固定设有一堵盖(24),所述复位弹簧(8)的固定端设于堵盖(24)中,复位弹簧(8)的自由端套在活动按钮(7)的一端,使活动按钮(7)的另一端沿基座壳体(6)侧壁的另一开口外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吊杆(3)的外管(2)上端通过上堵头(25)封口,外管(2)的下端通过下堵头(26)封口且留有供内管(1)穿过的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凸起(12)面向浮动板(11)的导向斜面(13)向下倾斜,斜面凸起(12)面向基座壳体(6)的一侧与活动按钮(7)的移动方向垂直,形成限位面(27),所述活动按钮(7)的底面还设有与导向斜面(13)平行排列的第二导向斜面(13a),第二导向斜面(13a)、导向斜面(13)位于条形让位孔(9)的两侧,第二导向斜面(13a)的下边与导向斜面(13)的上边位于同一平面上,使活动按钮(7)的底面呈阶梯状,所述浮动板(11)与斜面凸起(12)导向斜面(13)的接触面为向上倾斜的上斜面(28),所述浮动板(11)上还设有与上斜面(28)平行排列的第二上斜面(28a),第二上斜面(28a)、上斜面(28)位于推拉杆(10)的两侧,第二上斜面(28a)的下边与上斜面(28)的上边位于同一平面上,使浮动板(11)的顶面呈阶梯状,所述第二上斜面(28a)与第二导向斜面(13a)滑动配合,所述上斜面(28)与导向斜面(13)滑动配合,驱动浮动板(11)朝下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28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