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2471.4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1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增荣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王显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实时监测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电力模块且长时间完整收集信息的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512441“温度测量器之无线传输系统”、公开号585999“薄片式电子温度计”及公开号200632292“薄片式电子温度计之改良”,这三件专利都提供了一种感测物件的变化并加以测量的结构,当待测物状态有变化时,将会作动进行侦测,将资料加以收集,提供后续的应用,如温度、湿度等等不同的变化。
而这些现有文件中,皆是透过磁电变化来产生传感器所需的工作电力,即为一个非稳定时间侦测的方式,而这样的结构及做法,将会发生收集资料不完整的问题,且并不能保证于需要侦测时,其磁电变化产生的电力足以提供侦测使用,对此当前的结构及做法,可靠性不足。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实时监测装置,其具有电力模块来长时间提供足够的电力来给各工作元件使用,进而确保可以定时来进行实时监测待监测物的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一线圈;
一感应读写总成,与所述线圈连接;
一感测模块,与所述感应读写总成线性连接;及
一电力模块,供应上述的整体结构作动所需的电力。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读写总成包含:
一处理芯片,处理感测模块所测得的数据资料;
一记忆模块,用以暂存感测模块所测得的数据资料;及
一通讯模块,用以将处理后的数据资料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更包括一基板,所述线圈、感应读写总成及电力模块设于该基板上。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感应天线透过印刷方式制作于该基板上。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感测模块系设于基板上时,其整体结构将设置于待监测物上。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感测模块不设于该基板上时,其所述感测模块设置于待监测物上。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传感器根据待监测物的不同,替换成对应规格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感应读写总成透过无线传输手段与另一电子装置进行信息连结。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的另一电子装置内安装一应用程序,用以接收监测所测得的数据资料。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时监测装置,透过实时监测装置的结构,由电力模块提供整体结构作动所需的电力,达到长时间的资料收集,实现信息完整收集的优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使用示意图。
图中:1-基板、2-线圈、3-感应读写总成、31-处理芯片、32-记忆模块、33-通讯模块、4-感测模块、5-电力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的,而并非用来限制本新型。
图1为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主体为基板1,线圈2透过印刷的方式制作于基板1上,感应读写总成3、感测模块4及电力模块5都设置于基板1,电力模块5提供整体结构作动所需的电力,而根据实际的应用及美观保护程度,可以在整体结构外增加保护壳体。
图2为本新型的结构方块图,可以更进一步且明确的了解整体的结构,除了上述已提到的基板1、线圈2、感测模块4、电力模块5,也说明了感应读写总成3包含了处理芯片31、记忆模块32及通讯模块33,处理芯片31处理感测模块4所测得的数据资料,如温湿度等信息(根据感测模块4的规格而定),记忆模块32暂存所测得的数据资料,通讯模块33用以将处理后的数据资料进行传输至另一电子装置。
图3为本新型的使用示意图,上述的结构说明,以充分说明本技术物件的结构,在图示中,感测模块4是结合于基板1上,当电子装置靠近时,将会进行近场通讯传输,将所测得的数据资料传输到电子装置,透过电子装置内所安装应用程序加以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增荣,未经李增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2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