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6861.0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县银马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制造厂,又称生产工厂,是一所用以生产的生产加工企业。一般都采用人力并且辅助生产机器、设备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制造。大型的制造厂分工较细化,往往一道工序需要流水线作业才能完成。一般情况下,大量大批生产产品的品种单一,每个品种的产量大,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很高(一般承担1-2项工序),因而具有生产稳定、效率高、成本低、管理工作简单等特点。但也存在着投资大(专用夹具和专用机械设备的配备)、适应性差和灵活性差等特点。对大量大批生产管理的重点主要是做好生产线平衡、材料管理、质量控制以及设备维修等工作。膨胀剂材料主要应用于材料生产中,较为常见的是混凝土膨胀剂与耐火材料膨胀剂。混凝土与不定形耐火材料硬化过程中,常因为原材料本身的收缩特性造成开裂。引用膨胀剂是为了引入定量的体积膨胀,补偿材料本身的收缩值,防止材料出现收缩开裂,影响其结构、功能与外观。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广泛研发使用,膨胀类材料也得到各个行业重视,广泛应用于材料的生产制造。
企业在生产制造时,需要进行生产加料,添加膨胀剂。有的还是在室外进行加料的,由于气候的原因,加料时,原料容易被风吹偏斜,导致一部分原料洒出,造成加料不完全,影响生产成品的质量,同时也耗费了过多的企业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加料装置,方便生产中的使用,防止加料时被风吹偏漏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加料装置,包括下料轨道和滑槽,地面上通过支撑架安装呈倾斜状的下料轨道,所述下料轨道的下端贴靠输送带并位于输送带的上方,所述下料轨道呈倒梯形形状,下料轨道的上方设置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底下端设为呈倾斜状切削的斜坡,所述滑槽的下部通过扭转弹簧连接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由底板和侧板组合而成,底板的两侧倾斜焊接侧板,底板设于槽底的下方,所述底板上活动连接挂钩,所述槽底的下侧面间隔设置第一挂环、第二挂环和第三挂环。
优选的,所述下料轨道设为水泥制造而成。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外侧安装防护架。
优选的,所述挂钩分别钩挂第一挂环、第二挂环和第三挂环后,防护罩分别呈向下料轨道方向倾斜,垂直下料轨道以及向下料轨道外部倾斜三种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滑槽的槽底下端,将槽底下端设为呈倾斜状切削的斜坡,减小下料弧度,防止原料落在下料轨道外部,在滑槽的下部通过扭转弹簧连接防护罩,利用扭转弹簧,调整防护罩,利用挂钩分别钩挂第一挂环、第二挂环和第三挂环后,使防护罩分别呈向下料轨道方向倾斜,垂直下料轨道以及向下料轨道外部倾斜三种状态,便于在有风时,防止原料被风吹偏斜,导致漏料,底板的两侧倾斜焊接侧板,最大程度的防止漏料。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加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加料装置槽底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加料装置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2、支撑架,3、下料轨道,4、输送带,5、滑槽,6、槽底,7、斜坡,8、扭转弹簧,9、防护罩,10、底板,11、侧板,12、挂钩,13、第一挂环,14、第二挂环,15、第三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外加料装置,包括下料轨道3和滑槽5,地面1上通过支撑架2安装呈倾斜状的下料轨道3,所述下料轨道3的下端贴靠输送带4并位于输送带4的上方,所述下料轨道3呈倒梯形形状,下料轨道3的上方设置滑槽5,所述滑槽5的槽底6下端设为呈倾斜状切削的斜坡7,所述滑槽5的下部通过扭转弹簧8连接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由底板10和侧板11组合而成,底板10的两侧倾斜焊接侧板11,底板10设于槽底6的下方,所述底板10上活动连接挂钩12,所述槽底6的下侧面间隔设置第一挂环13、第二挂环14和第三挂环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县银马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县银马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6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