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集气悬浮座椅位置信息的控制机构和气悬浮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4011.7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7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锋;薛磊;张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2 | 分类号: | B60N2/52;B60N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 悬浮 座椅 位置 信息 控制 机构 和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悬浮座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集气悬浮座椅位置信息的控制机构和气悬浮座椅。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出于使用便捷上的考量,针对传统的不可升降的座椅进行了改进,开发出了升降式座椅,以满足人们特定场合的需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升降座椅依靠的是机械传动的方式,例如,包括升降板、固定板和设置于升降板和固定板之间的剪刀叉机构,该剪刀叉机构同一侧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滑轨与升降板和固定板滑动连接,另一侧与升降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动力机构设置于升降板和剪刀叉机构之间,动力机构不限定为手动或电动等。升降座椅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剪刀叉机构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得升降板相对于固定板上升或者下降。还例如:
专利申请号为0222832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浮式减震座椅。其设置有空气弹簧和气动调节系统,该技术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机械悬浮式升降座椅的减震性能差的问题,仅能实现上升和下降功能,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不足。
专利申请号为201120115779.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和气悬浮机构。其在传统的具有剪刀叉结构的升降座椅的基础上增加了空气弹簧、控制凸轮和空气控制阀,控制凸轮根据用户重量的不同而相应地改变位置,进而控制空气控制阀,以使空气弹簧充气或者放气,从而达到“悬浮”的功能,该“悬浮”功能使得不同体重的人群在使用该座椅时能够始终在某一平衡位置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该专利通过机械控制的方式实现了“悬浮”功能,但是该专利通过机械方式控制,实现的功能有限,自动化程度不足。
上述升降座椅通过机械控制的方式实现了座椅的升降功能,但是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实现其他的功能,例如:速降、回位、位置记忆等,自动化程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采集气悬浮座椅位置信息的控制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升降座椅依靠机械传动方式控制、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气悬浮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升降座椅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不足的问题。
针对上述目的之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集气悬浮座椅位置信息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控角度传感器组件、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
所述电控角度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用于检测气悬浮座椅的位置变化量,根据所述位置变化量得到位置信号,并将所述位置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电控角度传感器组件发送的所述位置信号,根据所述位置信号获取所述位置信号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执行装置;
所述执行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气悬浮座椅进行充气或放气。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控角度传感器组件通过连接支架与气悬浮座椅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侧挡板、底板和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一侧挡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挡板顺次连接成U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控角度传感器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连杆、摇臂和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上,气悬浮座椅的位置变化量依次通过所述连杆和所述摇臂传递给所述位置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摇臂的端部通过安装支架与气悬浮座椅的升降骨架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和所述摇臂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为ECU。
更进一步地,所述执行装置设置为电磁阀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4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