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衣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3258.7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廖红强;杨云斌;葛任伟;刘治东;廖明建;李劲松;王玲玲;欧阳勇;孙素梅;姜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7G25/44 | 分类号: | A47G25/44;A47G25/20;A47G2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架,尤其涉及一种肩部撑杆的长度和斜度均可以调节的可调节衣架。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衣架,通常为固定结构、功能单一,其肩部撑杆的长度和斜度均难以调节,无法针对不同大小和款式的衣物进行适应性调整,使所挂衣物受力好、不变形;现有衣架也缺少便于撑衣杆顶取的结构,在晾晒位置较高时使用不方便。为给不同尺寸衣物(尤其是贵重衣物)提供一个匹配度高的吊挂支承环境,确保长期吊挂后衣物肩部不变形,且在晾晒位置较高时便于撑衣杆顶取,有必要设计一种具备夹角和大小调节功能、便于撑衣杆顶取的衣架。
现有能调节肩部宽度的衣架,一种实现方式是:以三边长度固定的传统衣架方案为基础,在两根肩部撑杆上分别增加可滑动伸缩的伸缩杆,通过滑动伸缩杆实现肩部宽度的调节。
上述传统普通衣架尺寸固定,不具备调节功能,无法根据不同尺寸衣物进行适应性调节,为其提供舒适的吊挂环境,确保其受力好、不变形,更没有便于撑衣杆顶取的结构,造成顶取时衣架受力不稳定或与衣架挂杆干涉,不便于使用;上述具备肩宽调节功能的衣架,不具备调节肩部夹角的功能,也没有便于撑衣杆顶取的结构。
综上,传统衣架结构简单、追求成本低,加之大部分衣物对衣架要求低,因此并未设计肩宽与夹角调节机构、撑衣杆顶取结构,从而导致不具备相应功能以及使用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肩部撑杆的长度和斜度均可以调节的可调节衣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可调节衣架,包括顶挂钩、肩部撑杆和水平撑杆,两个所述肩部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挂钩的下端连接,两个所述肩部撑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撑杆的两端连接,所述肩部撑杆和所述水平撑杆均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机构;两个所述肩部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挂钩的下端通过铆钉旋转连接,两个所述肩部撑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撑杆的两端通过铆钉旋转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肩部撑杆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设有轴向的轨道槽,所述第二斜杆的一端置于所述轨道槽内并能轴向移动,所述第一斜杆上靠近所述第二斜杆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斜杆上设有多个轴向排列的固定孔,紧定螺钉同时穿过所述定位孔和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所述第二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挂钩的下端旋转连接;所述水平撑杆包括两根螺杆和一根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螺母,两根所述螺杆的内端均置于所述空心杆内,两个所述螺母分别套装于两根所述螺杆上并相互螺纹连接;两根所述螺杆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肩部撑杆的第一斜杆旋转连接。这种结构便于肩部撑杆的长度快速调节和固定,而且固定后稳定性好。
进一步,所述顶挂钩包括主挂钩、辅挂钩和连接块,所述辅挂钩设于所述主挂钩一侧且相互背离,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主挂钩和所述辅挂钩的下面,所述连接块与两个所述肩部撑杆旋转连接。辅挂钩的作用在于方便挂、取衣架。
进一步,所述水平撑杆的两端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端挂钩。端挂钩的作用在于可以挂更多的小型服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肩部撑杆和水平撑杆均设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机构,肩部撑杆与顶挂钩之间、肩部撑杆与水平撑杆之间均采用旋转连接,可以实现整个衣架的底部长度可调、肩部夹角可调的功能,而且底部长度可调、肩部夹角可调这两种功能可以同时实现或单独实现,可适应不同大小的衣裤使用,为衣物提供最舒适的吊挂环境,最终实现衣架与衣物初始形态完全吻合、避免长期吊挂后变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衣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顶挂钩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肩部撑杆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平撑杆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3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态浮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