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血管置管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0343.8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2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毅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血管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引流管/血管置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现有胸腔或腹腔闭式引流装置,常需切开皮肤,沿肋骨上缘伸入血管钳,分开肋间肌肉各层直至胸腔。或在腹壁上进行切开、分离组织等操作,再置入引流管。最后以丝线缝合胸壁或腹壁皮肤切口,并结扎固定引流管,敷盖无菌纱布。引流管末端连接至水封瓶或引流袋,置于病床下不易被碰倒的地方。这种固定方法原始简易且患者痛苦且活动量较大时会给患者带来活动不便,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些需变换体位的患者,这种简单固定很容易造成脱管,从而造成患者可能发生气胸、胸腔或腹腔感染、积液不能及时引流、甚至可能需要再次进行有创操作置入引流管,增加患者痛苦或加重病情。如果是血管置管脱出,常可造成严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管/血管置管固定器,其不容易脱管,且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流管/血管置管固定器,包括:
固定短管,螺纹结构,可任意方向弯曲的管路;
锁定装置,其连接于所述固定短管的上方,且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外环层,其内部为夹层中空结构,连接于所述固定短管的上方,且有一开口;
锯齿状内环,其设于所述外环层内侧,是粘滞阻力较大、锯齿状的软塑胶材质圆环内垫,与所述固定短管的上方也连接;
橡皮套,双侧均为锯齿状,其穿设于所述外环层夹层中空结构中;
卡扣部件,内有两条轨道,轨道正对着外环开口处,轨道内壁均为锯齿状,锯齿状橡皮套出外环后穿行于卡扣内锯齿形轨道,卡扣上面有按扣固定环。
按扣固定环,其套设于所述卡扣上面,且将穿过卡扣轨道后外露的橡皮套环8字翻转,翻转后的环圈套入卡扣上面的按扣环固定器内。并按住按扣进行固定。
胶体敷料部,其为中空圆形;
圆盘部,其为中空圆形,且上述螺纹固定短管套设于所述圆盘部的中间中空圆形上。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设于所述圆盘部上。还有与固定环相连的固定带。
所述胶体敷料部的直径为8-12cm。
所述圆盘部的直径为3-5cm。
所述固定短管的长度为1-2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作为引流管固定装置时不容易脱管,且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作为血管置管固定器时不容易脱落,从而不会引起出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引流管/血管置管固定器,包括:固定短管3、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其固定于所述固定短管的上方,且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外环层41、锯齿状内环43、橡皮套44、卡扣部件42,外环层41套设于所述固定短管3的上方;锯齿状内环43设于所述外环层41内侧,且与所述固定短管3连接;橡皮套44穿设于所述外环层41中;卡扣部件42及其上按扣固定环422将所述橡皮套44抽紧并固定,同时其内穿行的引流管等也得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卡扣部件包括:卡扣部主体42、按扣固定环422,且所述卡扣部主体42内有2条轨道421,内壁为锯齿状,橡皮套圈44出外环出口后进入42的轨道421,出421后的44可可向外抽拉,抽拉后则421与44的锯齿状机构相互契合,再将外露在卡扣外的橡皮套圈44 8字翻转,翻转后的环圈套入卡扣上面的按扣固定环422内。并按住按扣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胶体敷料部1和圆盘部2,胶体敷料部1为中空圆形;圆盘部2为中空圆形,且所述圆盘部2套设于所述胶体敷料部1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2个固定环51,且所述固定环51固设于所述圆盘部2上。51上还连接有2根固定带52,系于躯体两侧进一步加强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层设有锯齿状的内环,且所述橡胶套为弹性件且两侧均为锯齿。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胶体敷料部的直径为8-12cm。所述圆盘部的直径为3-5cm。所述固定短管的长度为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毅,未经杨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0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桡动脉可调式共用型冠状动脉造影导管
- 下一篇:双腔picc更换敷料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