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巷道充填式复合支护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7607.9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根;丁家贵;刘庆波;杜库实;汪向明;丁锋;李冰冰;王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11/1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楼湖斌 |
地址: | 23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充填 复合 支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高强充填式复合支护。
背景技术
深井软岩巷道支护是我国煤矿生产中的一大技术难题。随着采掘活动区域的不断加深,近年来专家学者对深井支护问题越来越关注,提出了诸如高强预应力锚杆、锚索、围岩注浆加固、型钢支架及桁架等多种支护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支护效果。但是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到千米后,地压大幅度增加,常规的支护技术已不能满足解决极软岩层巷道和千米深井巷道的支护难题,难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稳定性。因此,研究更合理、更大支护能力的巷道支护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井下巷道支护需要多次修护,难以应对软岩性质的围岩,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合理、支护能力强的巷道支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复合支护,该支护包括外层锚网索喷支护17、中层充填支护18、里层套棚支护19;其中,外层锚网索喷支护17由锚网2和C20砼7组成,C20砼7分散于锚网2-1内部与锚网2-1形成锚网索喷支护1的骨架,锚网2通过锚杆1连接于巷道内部,锚杆托盘3压住锚网2连接锚杆1;中层充填支护18连接外层锚网索喷支护17和里层套棚支护19;里层套棚支护19从与中层充填支护18接触面开始依次为塑料布15、锚网2-2、套棚20,充填支护18是乳状填料16形成的支护层。
2.上述1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锚网2-1与巷道之间连接通过顶部锚索4加固;顶部锚索4深入中层充填支护18,与锚网2-1之间连接通过锚索托板5相连接。
3.上述1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套棚20为五节棚,从顶层开始依次为1个顶梁8、左右2个侧梁9、左右2个棚腿12,其中,顶梁8与侧梁9之间、侧梁9与棚腿12之间通过卡缆10和螺栓11固定。
4.上述1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锚网2-1与巷道腰部以下通过帮扶锚索6加固;锚索6深入中层充填支护18,与锚网2-1之间连接通过锚索托板5相连接。
5.上述3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卡缆10为两块卡缆组合,连接顶梁8与侧梁9、侧梁9与棚腿12,并通过螺栓11固定;连接部位有3组卡缆10,卡缆间距为200-250mm;棚套20与棚套20之间距离为600-650mm。
6.上述1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拉条13连接相邻3组套棚20,并通过U型卡14固定拉条13与套棚20的连接部位。
7.上述6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拉条13长度为1580-1600mm。
8.上述3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顶梁8与侧梁9之间、侧梁9与棚腿12之间连接部分长度为700-750mm。
9.上述4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锚杆1规格为Φ22mm×2.5m,间排距800×800mm;顶部锚索4规格为Φ21.8mm×6.2m,间排距1200×1600mm;帮部锚索6规格为Φ21.8mm×4.1m,间排距1200×1600mm。
10.上述4提供的巷道复合支护,其中,锚索托板5大小2块叠加,大在上,小在下,规格分别为300×300×14mm和150×150×14mm。
乳状充填材料主要由水泥、粉煤灰、石英砂、助剂与水混合而成乳状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操作环境可以任意选择配比调换,没有具体要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锚网索喷支护围岩形成适量变形,以此来卸掉部分压力,减少后期U型棚的压力。以充填乳料形成的充填支护层与支护体形成整体结构,通过充填支护压力释放,围岩压力比较均匀的施加在巷道支护体上,避免了巷道支护受力不均致使支护体变形破坏,充分强化承压环的承载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深部围岩的自承能力,达到持续控制巷道围岩稳定性的目的,有效杜绝“前掘后修”、“边掘边修”、“多次返修”等现象发生,减少了巷道的维修成本。
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各测点变化速度有一个从小到大、再逐渐趋于稳定的过程,其中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及底鼓量最大为16mm、80mm和166mm。观测数据表明,巷道处于稳定状态,即这种充填式高强复合支护效果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本实用新型适用巷道变形较快、岩性较差、需多次修护的岩石巷道。尤其是深井软岩巷道
附图说明
图1是充填式复合支护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7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中心排水沟模板台车
- 下一篇:一种高地应力隧道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