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型恒温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5778.8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1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诗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诗怡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61J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3425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恒温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水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型恒温水瓶。
【背景技术】
液体容器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如水杯、脸盆、脚盆、奶瓶等。这些液体容器常见的材料为塑料、不锈钢、陶瓷等,因其降温速率较低,不能满足用户特定的要求,给用户带来一些不好的使用体验如:户外运动解渴、婴儿喝奶等,要么需要长时间等待其中的水、牛奶等降温,要么只能浸入冷水中。然而,冷水的吸热能力有限,且液体容器一般为塑料等低热导率的材料,降温速率较慢;进一步地,即使能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降温后,液体也会迅速变冷,无法长时间保持在适宜温度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快速将液体降温至所需温度,并能长时间保持在适宜温度上的两用型恒温水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两用型恒温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瓶体、外层瓶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内层瓶体与外层瓶体之间的相变材料,所述外层瓶体外表面两侧设有把手,所述瓶体的瓶口处的内外两侧均设有螺纹,所述两用型恒温水杯的瓶盖由奶嘴状瓶盖和茶杯状瓶盖组成,所述奶嘴状瓶盖与所述瓶口处的内螺纹连接,所述茶杯状瓶盖与所述瓶口处的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瓶体由耐腐蚀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瓶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瓶体与外层瓶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硅氧树脂或通用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瓶体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圆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为C12H24O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水杯内的水能快速降温至适宜人体饮用的37℃,防止饮用时被烫伤;该两用型恒温水瓶的内层瓶体上设有凸起,增大了水瓶内的水与相变材料的接触面积,使相变材料的效果更好;该两用型恒温水瓶的杯盖有两种,既可用于婴幼儿的奶瓶,也可用作成人的茶杯。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两用型恒温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外层瓶体,2.内层瓶体,3.相变材料,4.圆形凸起,5.把手,6.奶嘴状瓶盖,7.茶杯状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两用型恒温水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瓶体2、外层瓶体1以及填充于所述内层瓶体2与外层瓶体1之间的相变材料3,所述外层瓶体1外表面两侧设有把手5,所述瓶体的瓶口处的内外两侧均设有螺纹,所述两用型恒温水杯的瓶盖由奶嘴状瓶盖6和茶杯状瓶盖7组成,所述奶嘴状瓶盖6与所述瓶口处的内螺纹连接,所述茶杯状瓶盖7与所述瓶口处的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瓶体2由耐腐蚀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瓶体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瓶体2与外层瓶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硅氧树脂或通用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瓶体2的外表面上均匀设有圆形凸起4。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材料为C12H24O2。
使用时,将热水倒入所述两用型恒温水瓶,热量经所述内层瓶体2传递给所述相变材料C12H24O2,相变材料3即可将热量储存起来,使水的温度保持在37℃左右,适宜人体引用,所述内层瓶体2上设置的圆形凸起4则可以增大所述内层瓶体2与所述相变材料3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热量交换。所述内层瓶体2与所述外层瓶体1之间的密封圈的设置则保证了体系的热量不会散播出去,有利于长时间保持水温;该两用型恒温水瓶的瓶盖有两种,所述奶嘴状瓶盖6可以用于婴幼儿,所述茶杯状瓶盖7可以供成人使用,所述把手5的设置也使该两用型恒温水瓶的使用更加方便,可以满足多种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诗怡,未经刘诗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5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