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4897.1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邓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卫兵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35499 江西省鹰潭***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缝针 便利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利缝合贴,特别涉及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事故,比如在车间工作时被工件深度割伤,或者在驾驶摩托车时被其他违章车辆撞开肌肉,又或者在切菜时被菜刀切伤,这些生活都需要进行创伤处置手术,目前对这些伤口的治疗采用的方法是用铁钳夹穿线弯针刺透伤口两侧皮肤,然后进行缝合,经过一段时间后拆线,但这往往在伤口两侧会留下两排缝合孔或疤痕,十分影响美观,且愈合过程缓慢,愈合过程中易发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患者伤痛、伤口愈合快、不易发炎、不留疤痕可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其包括弹性基层、缝合层,所述弹性基层的背面与所述缝合层粘接,所述缝合层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缝合区,所述缝合区由多根缝合条以及所述缝合条之间的镂空区组成,所述缝合区与所述弹性基层的背面之间设有消毒棉纱布,所述缝合层的背面粘接一层保护膜,所述弹性基层的中间位置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弹性基层的两端短于所述缝合层的两端,所述弹性基层的两端与所述缝合层的粘接处设有防粘接片。
所述缝合层与所述弹性基层之间以及所述缝合层与所述保护膜之间采用无毒胶层粘接。
所述缝合条的宽度为0.5-1毫米。
所述镂空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缝合条的宽度。
所述缝合层具有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是医疗技术的一种创新和改革,可减少受伤患者的疼痛,伤口愈合后没有疤痕,伤口愈合快,不易发炎,方便快捷,易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的缝合条为0.5-1毫米,极细,可以替代缝针,促进伤口愈合;
3、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的弹性基层的两端短于缝合层的两端,且弹性基层的两端与缝合层的粘接处设有防粘接片,方便在愈合的过程中撕开弹性基层查看缝合区的伤口愈合情况;
4、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的弹性基层上设有透气孔,方便伤口透气,不易发炎;
5、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不采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安全无副作用;
6、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缝合层也具有弹性,起到拉合伤口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缝合层可制成各种尺寸来适应各种大小不同的创口;
8、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缝合层对于开刀手术各种创口均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的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替代缝针的便利缝合贴的缝合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弹性基层,2为缝合层,3为缝合条,4为镂空区,5为消毒棉纱布,6为保护膜,7为透气孔,8为防粘接片,9为无毒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卫兵,未经邓卫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4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改性的含磷不饱和聚酯
- 下一篇:一种连续化制备聚醚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