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缸柴油机气缸盖的增氧增压混流进气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893794.3 | 申请日: | 2016-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8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许强;陈建平;梁小平;赵新友;张水军;章学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田柴油机有限公司;江苏峨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金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金坛柴油机有限公司;常州金坛金军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常荣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F02F1/24;F02B3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 进气门座圈 进气门 挺杆孔 短径 单缸柴油机 进气结构 开口孔 气缸盖 椭圆孔 增压 混流 气缸 增氧 充分燃烧 环保指标 截面椭圆 进气压力 气体导流 所在平面 柴油机 出气端 低阻尼 进气端 进气量 内孔壁 下端面 椭圆 弧面 进气 内孔 喷入 凸筋 下端 油雾 油料 排放 | ||
一种单缸柴油机气缸盖的增氧增压混流进气结构,进气道开口孔为椭圆孔,椭圆孔的中心处于进气门挺杆孔的下端面所在平面内,其长径为进气门挺杆孔导向长度减5~8毫米,短径为进气门座圈3内径的1.1~1.5倍,进气道椭圆的长径和短径均为线性渐减,进气端截面椭圆的长和短径分别与进气道开口孔相同,出气端与进气门座圈的内孔相同,进气道的上弧面通过进气门挺杆孔下端面的中心,在进气道与进气门座圈之间沿进气道内孔壁上设有促使进气旋转的气体导流凸筋。它不仅能低阻尼地增加进气量,提高进气压力,而且能使进入气缸内的空气产生旋转,使得喷入气缸内油雾与旋转的空气之间进行充分的混合,促使油料充分燃烧,提高柴油机的排放环保指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的气缸盖。
背景技术:
单缸柴油机是农业机械、抽水机械、工程机械、移动电源、小型船只的理想动力,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排放要求的提高,加上我国现有单缸柴油机的排放水平落后,现有单缸柴油机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逐年缩减;落后的排放指标加速了现有单缸柴油机的淘汰速度,为了提高我国柴油机的排放标准,中国于2016年底单缸柴油机将全面实行非道路国三排放标准,排放法规升级后,单缸柴油机排放技术升级已十分迫切;气缸盖作为柴油机燃烧系统中最为关键部件,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柴油机能否达标排放。现有气缸盖的进气道和排气道结构、形状如图1~图3所示,其中,进气道的进气阻力太大,进气量不足,进气压力偏低,过滤后空气按线性流动方式被吸入气缸内,按线性流动的空气与喷入气缸内的油雾之间的混合均匀性太差,导致气缸内靠近气缸盖一端的油雾处产生过氧燃烧状态,而靠近活塞顶面一端的油雾则欠氧燃烧,供氧不足及供入气缸内的氧气不能被充分参与燃烧这是导致现有柴油机排放不达标的主要因素之一。申请人作为国内单缸小型柴油机的联盟企业,对单缸柴油机的燃烧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已有充分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不断的试验,成功研制出一种使单缸柴油机达到国三排放的气缸盖部件,其中,气缸盖的增氧增压混流进气结构是核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缸柴油机气缸盖的增氧增压混流进气结构,它不仅能低阻尼地增加进气量,提高进气压力,而且能使进入气缸内的空气产生旋转,使得喷入气缸内油雾与旋转的空气之间进行充分的混合,促使油料充分燃烧,提高柴油机的排放环保指标。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缸柴油机气缸盖的增氧增压混流进气结构,包括进气道开口孔、进气道、进气门座圈、进气门挺杆孔,进气道开口孔、进气道和进气门座圈的内孔组成空气进入通道,其特征是:进气道开口孔为椭圆孔,椭圆孔的中心处于进气门挺杆孔的下端面所在平面内,椭圆形进气道开口孔的长径为进气门挺杆孔导向长度减5~8毫米,短径为进气门座圈内径的1.2~1.5倍,进气道的横截面孔的形状也为椭圆形,进气道的截面椭圆的长径和短径均为线性渐减,进气端截面椭圆的长径和短径分别与进气道开口孔相同,出气端与进气门座圈的内孔相同,进气道的上弧面包括进气弧面段和增压弧面段,两者以进气门挺杆孔下端面的中心为分界点,进气弧面段和增压弧面段之间相切过渡对接,进气弧面段的半径大于增压弧面段的半径,增压弧面段的半径大于进气门座圈内孔的半径,在进气道与进气门座圈之间沿进气道内孔壁上设有促使进气旋转的气体导流凸筋。
进一步,所述气体导流凸筋的数量为2~8片。
更进一步,所述气体导流凸筋的数量为3~4片。
更进一步,在气体导流凸筋上设有导流曲面。
更进一步,导流曲面为右旋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田柴油机有限公司;江苏峨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金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金坛柴油机有限公司;常州金坛金军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常荣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田柴油机有限公司;江苏峨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金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金坛柴油机有限公司;常州金坛金军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常荣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3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汽油发动机气缸盖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气缸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