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9595.5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皮红英;霍春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皮红英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切开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被广泛应用于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具体使用时,将气管切开套管插入气管中,然后将气管切开套管与呼吸机连接,为患者提供氧气。常见的气管切开套管,在其远端部具有充气或充水的球囊,以将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内壁之间的空隙密封。由于气管切开套管是长期插在患者的气管中的,球囊中的压力会对气管内壁造成压迫,长期压迫的后果是气管内壁组织失去弹性,尤其是使得气管与食管之间的隔膜层(平滑肌)受损,造成气管食管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对气管内壁造成的压力较小的气管切开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其包括套管本体和在套管本体远端设置的球囊;球囊通过通气管与接头连接;所述球囊内包括多条弹性支撑臂,所述弹性支撑臂的第一端固定地设置在套管本体外侧,弹性支撑臂的第二端固定地设置在球囊的内侧;所述弹性支撑臂与所述套管本体成预定角度;所述多条弹性支撑臂处于自然撑开状态时,所述球囊的横截面轮廓为与气管的横截面轮廓对应的椭圆形,且所述球囊的横截面轮廓大于气管的横截面轮廓;所述球囊内充入气体时,球囊膨胀而与气管内壁贴合形成密封。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臂的第一端形成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臂的第二端与球囊内壁之间通过弹性的中空囊连接,中空囊的第一侧连接球囊内壁,中空囊的第二侧连接所述弹性支撑臂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球囊中进一步包括隔膜层;所述隔膜层将所述球囊分为彼此独立的空间部分;每个空间部分具有独立的通气管及与该通气管连接的接头。
优选地,所述中空囊的第一侧的内侧形成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通过第一导线连接到外部;所述中空囊的第二侧的内侧形成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通过第二导线连接到外部;将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分别连接在电源的两极。
优选地,所述接头连接有用于向球囊注入气体或排出气体的活塞装置,所述活塞装置的活塞根据使用者的呼吸节奏运动,使得球囊在使用者吸气时注入气体,在使用者呼气时排出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将球囊的支撑与球囊的压力分离,球囊的轮廓被支撑起是通过弹性支撑臂而不是通过充入压力气体,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气管切开套管相比,仅仅保留密封压力,而去除了膨胀压力,使得气管内侧受到的压迫力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的球囊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的球囊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的球囊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的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描述本方面之前,先阐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思想。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气管切开套管而进行的改良。现有的气管切开套管,套管本体远端部的球囊在打起后会有非常大的变形,因为要靠气体压力或者液体压力完成两件事情,第一是膨胀,使得球囊接近气管内壁,第二是密封,使得球囊与气管内壁紧密接触。密封本身并不需要很大压力,但是膨胀到气管内壁附近却需要很大压力,这样,在一个大的压力上再叠加一个压力才能达到密封效果,这时,气管内壁上的压力是膨胀压力和密封压力之和,压迫和损害当然就会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经过仔细分析,将球囊内的压力区分为膨胀压力和密封压力,用弹性支撑杆来完成球囊的膨胀,只需在球囊中施加很小的压力,使得球囊贴合在气管内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套管,其包括套管本体10和在套管本体10远端设置的球囊20。球囊20通过通气管30与外部接头31连接。球囊20内包括多条弹性支撑臂21。弹性支撑臂21的第一端固定地设置在套管本体10外侧,弹性支撑臂21的第二端固定地设置在球囊20的内侧。
弹性支撑臂21与套管本体10成预定角度,例如30-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红英,未经皮红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9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