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热水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9813.7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4 | 分类号: | F24H1/24;F24H9/18;F24H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材料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随着电荒、油荒、电价上涨、油价上涨等能源状况的紧张,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各个行业开始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意识逐步加强,其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生物质是地球上存在的物质,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有生命物质派生、排泄和代谢的许多有机质。各种生物质都具有一定能量。以生物质为载体、由生物质产生的能量便是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消费的能量,占太阳照射到地球总辐射量的0.2%,这个比例虽不大,光合作用消费的能量是现今人类能源消费总量的40倍。可见生物质能是一个巨大的能源。
生物质燃烧装置燃烧成本比电节省75%、比燃油节省60%、比天然气节省50%、比液化气节省40%,且零污染。生物质燃烧机内胆,采用锆硅结晶,经高压浇注后经高温炉烧制而成,需要在1000℃以上的温度烧三天,无疏松气孔。
现有的生物质燃烧装置大都通过热风的形式实现换热利用,通过风机将加热的风工出风口吹出,使用领域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热水锅炉,在锅炉本体内侧设置燃烧本体一、燃烧本体二和第三燃烧室,在燃烧本体一、燃烧本体二和第三燃烧室,外侧设置换热夹层,换热夹层内充入流动水,流动水吸收燃烧本体一、燃烧本体二和第三燃烧室的热量,热水从热水出口输出,作为热源使用,使用更加安全,扩大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热水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和设于锅炉本体内的具有第一燃烧室的燃烧本体一和具有第二燃烧室的燃烧本体二,所述的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通过导流管一连通,所述的燃烧本体一上开设有内端与第一燃烧室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外端伸出锅炉本体并与所述锅炉本体的外部连通,所述燃烧本体二的顶部设有连接筒,所述的连接筒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导流管二,所述导流管二连通燃烧腔一,在所述的锅炉本体内设有其内部具有第三燃烧室的燃烧本体三,所述燃烧腔一、燃烧腔二、燃烧腔三、燃烧腔四、导流管三、导流管四和导流管五共同构成上述的第三燃烧室,燃烧腔一与燃烧腔二之间设有导流管三,燃烧腔二与燃烧腔三之间设有导流管四,燃烧腔三与燃烧腔四之间设有导流管五,在所述的燃烧腔四上还设有出烟口,所述的出烟口处设有能控制火焰沿导流管二、导流管三、导流管四和导流管五流动的引风机,导流管一设置在燃烧本体一和燃烧本体二的上部,用于使上升的火焰进入到第二燃烧室内,导流管一沿燃烧本体二侧面的切线方向设置,在燃烧本体一、燃烧本体二和燃烧本体三外设有一个换热夹层,换热夹层下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和热水出口。
所述燃烧本体二的燃烧室下部呈圆锥状,在该圆锥状结构的下部设有用于收集烟尘的集灰室;所述连接筒的顶部具有活动封盖一。
所述换热夹层上端设有大气连通口,所述换热夹层内侧设有炉体加强管一和炉体加强管二。
所述燃烧本体一包括燃烧室、活动铸铁炉排、送料口自动点火系统、离心供氧管和搅拌装置,所述活动铸铁炉排位于燃烧室内侧下部,所述进料口和自动点火系统固定安装在燃烧室侧壁上,进料口位于铸铁活动炉排上方,自动点火系统位于铸铁活动炉排下方,所述搅拌装置竖向安装在锅炉本体上,搅拌装置下端伸入燃烧室内,搅拌叶片位于活动铸铁炉排上方,所述离心供氧管固定安装在燃烧室侧壁上,且其与燃烧室内壁相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锅炉本体内侧设置燃烧本体一、燃烧本体二和第三燃烧室,在燃烧本体一、燃烧本体二和第三燃烧室,外侧设置换热夹层,换热夹层内充入流动水,流动水吸收燃烧本体一、燃烧本体二和第三燃烧室的热量,热水从热水出口输出,作为热源使用,使用更加安全,扩大使用范围;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本体一采用生物质燃料,使用自动点火系统自动点火,简化操作;第三燃烧室右四个燃烧腔构成,燃烧本体一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燃烧本体二后进入四个燃烧腔内,四个燃烧腔能够有效扩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98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