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5328.2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段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张耐寒,占伟彬 |
地址: | 5105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FID标签。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RFID标签一般贴于商品的包装上,可以作为商品的防伪和追踪的重要标签;可是当商品堆积时,或者商品在输送过程中,RFID标签的集成芯片会因为受压而被损坏,导致RFID标签无法被识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标签,其能解决RFID标签的集成芯片容易被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RFID标签,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印刷层、上防护层、电子标签层、下防护层和衬纸层;电子标签层包括柔性基片、设在柔性基片上的天线和设在柔性基片上的集成芯片;天线和集成芯片电性连接;上防护层上设有与集成芯片位置对应的上缺口,集成芯片在柔性基片上的投影位于上缺口在柔性基片上的投影内;下防护层上设有与集成芯片位置对应的下缺口,集成芯片在柔性基片上的投影位于下缺口在柔性基片上的投影内;下防护层和衬纸层通过不干胶粘结。
作为优选,RFID标签还包括设于印刷层上方的荧光防伪层。
作为优选,电子标签层的柔性基片被一穿孔线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集成芯片设于第一区域上,天线设于第二区域上;
上防护层靠近电子标签层的一面上与第一区域位置对应处设有与第一区域形状吻合的硅油纸,且第一区域与上防护层通过不干胶粘结;第一区域靠近下防护层的一面与下防护层固定连接;
下防护层靠近电子标签层的一面上与第二区域位置对应处设有与第二区域形状吻合的硅油纸,且第二区域与下防护层通过不干胶粘结;第二区域靠近上防护层的一面,与上防护层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防护层和下防护层可以使集成芯片位于上缺口和下缺口中,RFID标签受压时,上防护层和下防护层可以为集成芯片进行适当的缓冲,集成芯片不容易被压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的竖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标签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荧光防伪层;02、印刷层;03、上防护层;030、上缺口;04、电子标签层;040、集成芯片;041、第一区域;042、天线;043、第二区域;05、下防护层;050、下缺口;06、衬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RFID标签,如图1所示,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荧光防伪层01、印刷层02、上防护层03、电子标签层04、下防护层05和衬纸层06;
电子标签层04包括柔性基片、设在柔性基片上的天线和设在柔性基片上的集成芯片040;天线和集成芯片040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上防护层03上设有与集成芯片040位置对应的上缺口030,上缺口030的横截面积不小于集成芯片040的面积,集成芯片040在柔性基片上的投影位于上缺口030在柔性基片上的投影内;如图3所示,下防护层05和上防护层03结构相同,下防护层05上设有与集成芯片040位置对应的下缺口050,下缺口050的横截面积不小于集成芯片040的面积,集成芯片040在柔性基片上的投影位于下缺口050在柔性基片上的投影内。上防护层03和下防护层05可以使集成芯片040位于上缺口030和下缺口050中,而当RFID标签受压时,上防护层03和下防护层05可以为集成芯片040进行适当的缓冲,从而集成芯片040不容易被压坏。
所述下防护层05和衬纸层06之间通过不干胶粘结,用户使用时,可以撕去衬纸层06,将下防护层05的底面贴于所需的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不包括荧光防伪层。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5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出租车运营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USB存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