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栓支架及使用该取栓支架的取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2823.8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邵秋季;李天晓;朱良付;张明亮;李立;贺迎坤;常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秋季;李天晓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经德振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中的取栓支架及使用该取栓支架的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急性脑卒中(acute stroke)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和致残的第一位。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人,脑卒中幸存者约650万人,全国每年用于脑卒中的直接费用超过200亿元,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患者的8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旦发生,如何快速将堵塞血管的血栓解除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常规的治疗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溶栓药物消除血栓;第二,通过机械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第一种方式通过药物溶栓,这种方式治疗时间窗窄、再通率低、出血风险高,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取栓支架直接将血栓取出,该方式可快速开通血管,因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
现有的取栓支架如中国专利CN203379185U公开的“颅内血栓取出装置”,该颅内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可径向胀缩的取栓支架,使用时,将取栓支架置于微导管中,取栓支架与一导丝相连,将微导管送到血栓位置,然后移走微导管,取栓支架在没有微导管的限制下释放并嵌入到血栓中,形成与血栓间的固位力,然后拉动导丝,将取栓支架由血管中取出,血栓也随取栓支架由血管中取出,完成取栓过程。由上取栓过程叙述可知,要实现该取栓过程的关键是取栓支架释放后能够顺利的嵌入到血栓中,然后利用取栓支架与血栓之间的固位力完成取栓,取栓支架要能够顺利的嵌入到血栓中,就要求取栓支架上的网孔足够大才可以,而现有取栓支架的网孔呈近似菱形,网孔的中部尺寸还可以,网孔的两端尺寸却很小,容易导致嵌入血栓的过程失败;此外在取栓支架移动过程中,血栓也有可能由取栓支架上脱落而造成取栓失败或远端正常血管栓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网孔具有狭窄区域而不能顺利嵌入到血栓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取栓支架的取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取栓支架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取栓支架,包括具有网孔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架本体,网孔由顺次连接的前边、第一过渡边、后边、第二过渡边和第三过渡边围成,前边、后边平行设置,第一过渡边由从前至后逐渐朝上倾斜的前半段和由前至后逐渐朝下倾斜的后半段组成,第三过渡边与第一过渡边的后半段形状一致,第二过渡边与第一过渡边的前半段形状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取栓装置的技术方案为:
取栓装置,包括连接有支架输送导丝的取栓支架,取栓支架包括具有网孔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架本体,网孔由顺次连接的前边、第一过渡边、后边、第二过渡边和第三过渡边围成,前边、后边平行设置,第一过渡边由从前至后逐渐朝上倾斜的前半段和由前至后逐渐朝下倾斜的后半段组成,第三过渡边与第一过渡边的后半段形状一致,第二过渡边与第一过渡边的前半段形状一致。
支架输送导丝的前端连接有连接导丝,连接导丝具有供相应网罩导向移动装配的导向段,导向段上间隔设置有限制网罩前后移动极限的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结构。
前、后限位结构上均设置有导丝标记。
导向段上导向移动装配有所述网罩,网罩具有朝后的用于由前至后套设于所述取栓支架上的罩口。
网罩上连接有网罩导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栓支架的网孔由顺次连接的前边、第一过渡边、后边、第二过渡边和第三过渡边围成,第一过渡边由从前至后逐渐朝上倾斜的前半段和由前至后逐渐朝下倾斜的后半段组成,第三过渡边与第一过渡边的后半段形状一致,第二过渡边与第一过渡边的前半段形状一致,使得本网罩的网孔无需像现有技术中的菱形一样的两端具有狭窄区域,保证网孔足够大而更容易嵌入到血栓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取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取栓支架与支架输送导丝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取栓支架的周向展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取栓装置被送入到血栓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回拉网罩后,网罩与取栓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秋季;李天晓,未经邵秋季;李天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2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咬骨钳
- 下一篇:取栓组件及使用该取栓组件的取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