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梳理用抖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1739.4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郭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连芳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梳理 抖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脊柱梳理用抖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普及,大多的上班族都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长期保持一种坐立姿势,导致各种脊柱问题。
目前,针对与脊椎的治疗按摩装置种类较多,但均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等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脊柱梳理用抖动机构,用于脊柱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脊柱梳理用抖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与所述驱动装置1驱动连接的脚托2以及箱体3;
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11、变速轮12、偏心轴杆13、端关节14、连接板15以及颤臂16;
所述电机11、变速轮12、偏心轴杆13以及端关节14均位于所述箱体3的内部,所述连接板15一端位于所述箱体3的内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箱体3的外部;
所述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皮带17与所述变速轮12传动连接,且所述变速轮12位于所述电机11的上方,与所述电机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偏心轴杆13的一端端部插设于所述变速轮12内,与所述变速轮12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杆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偏心端子;
所述端关节14相对所述皮带17平行设置,且所述端关节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关节轴承,所述端关节14的一端关节轴承与所述偏心端子固定连接,所述端关节14的另一端关节轴承与所述连接板15位于所述箱体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15相对所述电机11垂直设置,且所述连接板15位于所述箱体3外部的一端与所述颤臂16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颤臂16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托2固定连接。
优选,所述端关节14与所述连接板15的连接处距离所述连接板15与所述颤臂16连接处的距离为A;
所述连接板15与所述颤臂16的连接处距离所述颤臂16与所述脚托2连接处的距离为B,且所述B与所述A相等。
进一步优选,所述端关节14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脚托2包括:第一托板21、第二托板22以及连接托板23;
所述第一托板21与所述第二托板22间隔平行设置;
所述连接托板23设置于所述第一托板21和所述第二托板22之间,且所述连接托板23一端与所述第一托板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托板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托板22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先,所述第一托板21、第二托板22以及连接托板23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3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排气孔缝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梳理用抖动机构,由电机进行驱动,通过皮带进行传动,带动变速轮进行转动变速后,通过偏心轴杆将变速轮的转动运动转化为端关节的往复平动运动,进而带动与端关节连接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连接的颤臂相对箱体进行抖动,最终实现脚托的抖动,实现其抖动的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均为一种脊柱梳理用抖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是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为一种脊柱梳理用抖动机构,该机构包括:驱动装置1、与驱动装置1驱动连接的脚托2以及箱体3,其中,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11、变速轮12、偏心轴杆13、端关节14、连接板15以及颤臂16,电机11、变速轮12、偏心轴杆13以及端关节14均设置于箱体3的内部,连接板15一端位于箱体3的内部,另一端穿过箱体3的上盖板,位于箱体3的外部,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皮带17与变速轮12传动连接,带动变速轮进行转动,且变速轮12位于电机11的上方,与电机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偏心轴杆13的一端端部插设于变速轮12内,与变速轮12固定连接,偏心轴杆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偏心端子,端关节14相对皮带17平行设置,且端关节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关节轴承,端关节14的一端关节轴承与偏心端子固定连接,端关节14的另一端关节轴承与连接板15位于箱体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15相对电机11垂直设置,且连接板15位于箱体3外部的一端与颤臂16的一端固定连接,颤臂16的另一端与脚托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连芳,未经郭连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1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理信号处理系统及其过滤噪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波检测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