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9284.2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0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谢龙;谢大为;江仲辉;彭卫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兆瓦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7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传热器。
背景技术
热能工程是研究能源(着重于热能)传递、转换与利用的科学,其中热量传递是热能工程的基础,高效的热量传递是热能工程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高效的热量传递,一种方法是进行传热强化,即增大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温差,或增大传热系数,对于导热可以选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对于辐射可以提高表面黑度,对于对流可以选用导热系数比较大的流体、加大流动速度提高湍流度、采用异型结构管增加流体扰动、采用相变换热等;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高效传热器件。
热管是最常用的高效传热器件,能在较小的温差下传递较多热能,近似于热的超导体。热管由管壳、毛细管芯和工质组成,其中一端为蒸发段,一端为冷凝段,工作时液态工质在蒸发段吸热蒸发,蒸汽由毛细力驱动至冷凝段放热冷凝,冷凝液在毛细力作用下又回流到蒸发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将热量从热管的一端传递至另一端。热管的传热机制是有条件的,当热管的毛细力无法克服外加力场时热管便会失效,因此热管基本没有反重力能力和抗加速能力。热管的传热能力也不是无限制的,黏性传热极限、声速传热极限、携带传热极限、毛细传热极限、沸腾传热极限等约束了热管的最小启动功率、最大传热能力、最大热流密度、使用温度范围等,热管只有在各种传热极限包络范围以内才能有效传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热管使用条件苛刻,传热能力有限的缺陷,提供一种传热器,具有适用范围广,传热性能高的特点。
一种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 填充设置有导热工质,所述腔体的当量直径大于或等于1mm;
所述壳体为板状壳体,所述板状壳体表面设置有翅管,所述翅管内设置有所述密闭腔体,所述翅管与所述板状壳体冷压焊连接,所述板状壳体和所述翅管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翅管的截面为半椭圆形,当量直径为2mm,所述密闭腔体内填充的所述导热工质为R23;
所述翅管为六边环形,所述板状壳体表面凸起设置有多个翅管,多个环形翅管的内部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热声效应,使得填充于密闭腔体内的导热工质通过压力波的方式进行热能和机械能的转换,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进而使得腔体内的导热工质的温度分布发生变化,形成热量的传递,实现高效传热。具有适用范围广,传热性能高的特点,且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传热器的局部剖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传热器10,包括:壳体100,所 述壳体100内设置有密闭腔体101,所述密闭腔体101内填充设置有导热工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兆瓦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兆瓦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9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性能稳定的箱式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冷却塔风筒节能导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