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制、过末和提香一体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6883.9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鳌福茶场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40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1 | 代理人: | 俞波 |
地址: | 266237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一体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炒制、过末和提香一体化设备,属于茶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的加工技术一般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杀青的方法有蒸、炒两种;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锅炒杀青( 炒青),使鲜叶蒸发部分水分,叶质变柔软,利于揉捻造型;同时,因青叶醇和青叶醛大部分挥发,留有微量经转化而具清香,形成中国绿茶的优良风味;操作时,高级名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在锅内用手炒杀,一般绿茶则多用机械炒杀;揉捻;即将杀青后的杀青叶揉捻,使之卷紧成条形,并破坏其部分组织,以利于成品茶冲泡时浸出茶汁,并耐冲泡。揉捻叶的体积缩小,也便于贮运;干燥即将揉捻后的揉捻叶通过炒、烘或晒3种方法除去水分;用锅炒干的称炒青,烘干的称烘青,晒干的称晒青;由于干燥的方法各异,干燥后的叶形也不相同;炒青毛茶在炒干过程中,因叶子相互挤压、摩擦,叶形较紧结;又因炒干工艺的不同而形成长条形的长炒青、圆形的圆炒青和扁形的扁炒青3 种毛茶;长炒青须经3 次干燥:在杀青和揉捻的基础上,先用烘干机或滚筒炒干机进行初干,称为二青;再用斜锅炒干机进一步炒干并炒紧条索,称为三青;最后用滚筒炒干机炒至足干;这样可使成品绿毛茶充分干燥,色泽绿润、香味浓郁、条索紧结而不断碎;圆炒青的炒干工艺分二青、小锅、对锅和大锅4 个过程,除二青外,其余都用珠茶炒干机干燥;扁炒青以高级龙井的工艺最精细,均用手工炒制,根据芽叶细嫩程度和水分多少,采用不同手法炒制成扁平光滑、色泽绿翠、香气馥郁、滋味甘鲜的成品茶;在烘青和晒青的干燥过程中,芽叶基本上不受外力挤压,因此形成的条形较松;烘青毛茶的干燥除黄山毛峰等少数名茶仍用炭火烘笼外,多采用链板式烘干机或小型手拉百页烘干机,分毛火和足火两次烘干;在茶叶即将加工完成阶段,有一个提香步骤,现有的提香一般通过锅底加热提香,提香质量不够好;另外现有技术中,炒制和过末一般分开,茶叶完成炒制冷却后过末容易造成新的枝叶断裂,影响茶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茶叶炒制、过末和提香一体化设备,能够实现炒制、过末和提香一体化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茶叶质量,且茶叶提香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炒制、过末和提香一体化设备,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侧安装有炒制机构,所述锅体一侧上部安装有出料机构;所述锅体一侧于出料机构下方开设有过末网孔;所述锅体外底面设置有独立加热板;所述独立加热板外围通过茶末仓包覆锅体外表面;所述锅体于过末网孔下方,及其对立面设置有提香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机构包括铰接于锅体出料口的围板;所述围板通过铰接压杆铰接到锅体顶部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炒制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及与动力机构安装的转轴,及安装于转轴上的撒散杆和成型炒制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炒制机构安装到压茶松紧调节机构,压茶松紧调节机构可采用现有普通的龙井锅的压板压力调节件,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炒制、过末和提香一体化设备,通过锅体底部及其过末网孔对立面实现炒制和整形,通过加热锅体底部进行提香,另外通过过末网孔在茶叶出锅前,进行过末,茶末进入到锅体底部的独立加热板,茶末加热后的香味通过提香气孔进入到茶叶内,解决了锅体侧面提香效果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炒制、过末和提香一体化设备,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内侧安装有炒制机构2,所述锅体1一侧上部安装有出料机构3;所述锅体1一侧于出料机构下方开设有过末网孔4;所述锅体1外底面设置有独立加热板5;所述独立加热板5外围通过茶末仓6包覆锅体1外表面;所述锅体1于过末网孔4下方及其对立面设置有提香气孔7。
所述出料机构3包括铰接于锅体出料口的围板8;所述围板8通过铰接压杆9铰接到锅体顶部支撑座10。
所述炒制机构2包括动力机构11,及与动力机构11安装的转轴12,及安装于转轴12上的撒散杆13和成型炒制压板14。
所述炒制机构2安装到压茶松紧调节机构(未图示),压茶松紧调节机构可采用现有普通的龙井锅的压板压力调节件,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炒制、过末和提香一体化设备,通过锅体底部及其过末网孔对立面实现炒制和整形,通过加热锅体底部进行提香,另外通过过末网孔在茶叶出锅前,进行过末,茶末进入到锅体底部的独立加热板,茶末加热后的香味通过提香气孔进入到茶叶内,解决了锅体侧面提香效果差问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鳌福茶场,未经青岛鳌福茶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6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烘干筛分设备
- 下一篇:一种茶叶加工用蒸汽式杀青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