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淤泥沉积的沉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866011.2 | 申请日: | 2016-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刁君;周勇;吕翔鹏;王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江津排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淤泥 沉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池,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淤泥沉积的沉池。
背景技术
原有的沉池由于底部只有一个虹吸口,虹吸口上部设置1根吸泥管,管径为DN200,沉池底部污泥不能有效排放至污泥泵房,导致沉池翻泥现象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淤泥沉积的沉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止淤泥沉积的沉池,包括沉池本体,所述沉池本体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沉池内设置有通往污泥泵池的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位于沉池本体底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四个吸泥口,所述四个吸泥口上均联接有虹吸管。
进一步,所述虹吸管通过一个固定架固定在吸泥管端口处。
进一步,所述四个虹吸管呈十字交叉布置,且其管径相同均为DN1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部吸泥口改为四个,口径为DN110的钢管,形成四周虹吸,防止了沉池底部污泥淤积,同时,翻泥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3为原沉池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原沉池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所示,一种可防止淤泥沉积的沉池,包括沉池本体1,所述沉池本体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沉池内设置有通往污泥泵池的吸泥管2,所述吸泥管位于沉池本体底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四个吸泥口,所述四个吸泥口上均联接有虹吸管3。
本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通过一个固定架固定在吸泥管端口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四个虹吸管呈十字交叉布置,且其管径相同均为DN110。
本实施例通过将底部吸泥口改为四个,口径为DN110的钢管,形成四周虹吸,防止了沉池底部污泥淤积,同时,翻泥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江津排水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江津排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6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酚储罐沉降酚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旋冲式自清洗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