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4816.3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言静;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李向英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氧气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氧气吸入器是一种配套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供医疗单位急救给氧和缺氧病人作氧气吸入用、科研机构、工矿等吸入流量控制的装置。目前存在一种氧气输出口朝上设置的氧气吸入器,输氧管一端与高处的氧气输出口连接后,将氧气导向低处的患者使用,由于输氧管为软管,这样在氧气输出口附近的输氧管特别容易弯折,从而使输氧管内氧气流通截面积减小,供氧流量也相应减少,这样会导致患者缺氧,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氧气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氧气管,氧气管上与氧气输出口连接的一端通过弹性支撑件进行支撑,从而氧气管只能弯曲,不会弯折,进而保证了对患者的正常供氧,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氧气管,包括输氧软管和设置在输氧软管一端的输氧接头,还包括多个沿输氧软管周向分布的弹性支撑件和套在输氧软管外的固定件,所述输氧接头上设置有用于使弹性支撑件的一端卡接的卡接座,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与卡接座卡接的成门形的卡合部和与所述卡合部连接成杆状的支撑部,在卡合部的内壁设有凸起,在卡接座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应的凹陷;卡接时,成门形的卡合部沿其开口插到卡接座上,卡合部上的凸起与卡接座上的凹陷形成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一套在输氧软管外的连接盘,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盘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由两个半盘体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氧气管,包括输氧软管和设置在输氧软管一端的输氧接头,还包括多个沿输氧软管周向分布的弹性支撑件和套在输氧软管外的固定件,所述输氧接头上设置有用于使弹性支撑件的一端卡接的卡接座,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氧气管上与氧气吸入器上的氧气输出口连接的一端通过弹性支撑件进行支撑,从而氧气管只能弯曲,不会弯折,进而保证了对患者的正常供氧,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氧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支撑件与输氧接头上的卡接座卡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氧气管,包括输氧软管4和设置在输氧软管4一端的输氧接头3,还包括多个沿输氧软管4周向分布的弹性支撑件5和套在输氧软管4外的固定件,所述弹性支撑件5由塑料材质制成,优选弹性支撑件5沿输氧软管4周向均匀分布,且弹性支撑件5设置有4个,所述输氧接头3上设置有用于使弹性支撑件5的一端卡接的卡接座31,弹性支撑件5的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输氧接头3与氧气输入器1的向上设置的氧气输出口2连接后,弹性支撑件5以卡接座31为支撑部52位,随输氧软管4一起弯曲,由于弹性支撑件5的支撑与保护,输氧软管4不会发生弯折,从而保证了对患者的正常供氧,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3、4所示,所述弹性支撑件5包括与卡接座31卡接的成门形的卡合部51和与所述卡合部51连接成杆状的支撑部52,卡合部51与支撑部52一体浇注成型,在卡合部51的内壁设有凸起511,在卡接座3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511相适应的凹陷311;卡接座31成盘状,设置在输氧接头3外,卡接时,成门形的卡合部51沿其开口插到卡接座31上,卡合部51上的凸起511与卡接座31上的凹陷311形成卡接配合。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地将弹性支撑件5与卡接座31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为一套在输氧软管4外的连接盘6,所述支撑部52与所述连接盘6螺纹连接,连接盘6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盘6由两个半盘体61拼接而成,这样不用从输氧软管4另一端穿入连接盘6,方便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4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