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婴儿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4463.7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熹;骆换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雅中学 |
主分类号: | A47D7/00 | 分类号: | A47D7/00;A47D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227 | 代理人: | 吴清瑕 |
地址: | 51016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特别是多功能婴儿床。
背景技术
新生婴儿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中,而婴儿正处于发育高峰期,头部骨骼较软,如果长时间都以同一睡姿睡眠,会使婴儿头部骨骼受力不均匀,致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变形,不但会影响婴儿长大后的外表,更有可能使脑部发育受阻,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造成终身遗憾。因此父母们通常会不定时帮助婴儿调整睡姿,如采用垫加毛巾等软性物质的方法使婴儿转动身体。然而这一做法较为麻烦,特别是在夜间,父母需要经常起床照顾婴儿,不仅使父母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并且也会影响婴儿的睡眠。此外,可以说任何一个新生儿都会有呛奶的经历,具体程度因人而异。有不少婴儿死亡原因是呛奶,不少患肺炎的婴幼儿,绝大部分都是因呛奶引起。孩子吃奶吃得太快,回奶后进入气管,轻者导致肺炎,重者导致窒息死亡。
呛奶最佳抢救时间仅4分钟,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轻者导致肺炎,重者导致窒息死亡。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心跳骤停,这些都是新生儿呛奶后容易出现的症状。
同时,婴儿经常会尿床,如果父母长时间未发现此情况,不仅婴儿感觉不适,而且容易引发疾病。
经过调查,市面上并未有可调整睡姿以及检测婴儿呛奶、尿床的婴儿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单片机控制,以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对婴儿床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用温湿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对婴儿是否呛奶和尿床进行监测的多功能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功能婴儿床包括床体,床体支撑架,床体通过支撑轴与支撑架活动连接,在支撑架的下端部固设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驱动床体摆动的电机驱动装置。以上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由固置在支架上的电机、固置在电机主轴上的小齿轮、活动的套置在支架上的短轴上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大齿轮、固置在大齿轮的轮辐上的短连杆、与短连杆另一端固接的接头、与所述接头活动连接的长连杆、与长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固置在床体的一端的下端部的连接块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床体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心率监测器、呼吸速率监测器。
以上所述心率监测器是光电式心率监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是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单片机控制,以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对婴儿床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用温湿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对婴儿是否呛奶和尿床进行监测的多功能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摇篮功能的婴儿床,达到调整婴儿睡姿的目的, 同时加入呼吸频率、心跳速率、湿度以及温度检测的功能,实时检测婴儿呛奶和是否尿床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多功能婴儿床包括床体1,床体支撑架2,床体1通过支撑轴4与支撑架2活动连接,在支撑架2的下端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架21,在支架上21安装有驱动床体1摆动的电机驱动装置3。
以上所述电机驱动装置3由固定安装在支架21上的电机33、固定安装在电机33主轴上的小齿轮34、活动的套装在支架21上的短轴31上且与所述小齿 34轮啮合的大齿轮32、固定安装在大齿轮32的轮辐上的短连杆35、与短连杆 35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接头36、与所述接头36活动连接的长连杆37、与长连杆 3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固定安装在床体1的一端的下端部的连接块5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1上安装有主控板6和电机控制板7。
本实用新型的床体1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心率监测器10、呼吸速率监测器9。
以上所述心率监测器10是光电式心率监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8。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33是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雅中学,未经广东广雅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4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