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U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2359.4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3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姜通;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隐形科技有限公司;苏毅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9 | 代理人: | 王诗捷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多功能U盘。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产品的飞速发展,各种图像及视频文件的分辨率逐渐升高,从而对数据存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由于诸多型号手机的内存有限,需要对手机的内存进行扩充,人们通常采用U盘对手机内存进行容量扩充以弥补手机内存的不足。
相关技术中的U盘由于体积过小且不能与手机或电子设备相吸附固定,易使经常忘记携带,甚至容易导致U盘丢失,数据安全完全没有保障。且相关技术中的U盘的接口单一,只能供同一类型接口的手机使用,通用性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功能U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且不易丢失的多功能U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U盘,包括两端贯通的外壳、套设于所述外壳内并可相对所述外壳滑动的U盘本体和贯穿所述外壳并与所述U盘本体活动连接的滑动柱,所述U盘本体包括中壳、收容于所述中壳内的连接部和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U盘接口,所述外壳包括贯穿其一侧的通槽,所述中壳包括贯穿其一侧并与所述通槽配合设置的滑槽,所述滑动柱一端同时穿过所述通槽和所述滑槽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中壳两端伸缩,从而使所述U盘接口相对所述中壳两端伸缩,所述多功能U盘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中壳表面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磁铁,所述滑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U盘还包括固定柱和与所述固定柱一端活动铰接的圆环,所述固定柱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并与所述中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所述U盘接口分别为USB接口与Lighting接口。
优选的,所述滑动柱设有螺纹,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螺纹配合设置的螺纹孔,所述滑动柱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U盘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均呈圆盘状。
优选的,所述滑动柱贯穿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同圆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磁铁呈圆环状,且所述磁铁环绕所述滑动柱设置。
优选的,所述磁铁胶粘于所述壳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滑动柱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环绕所述固定部设置的活动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U盘具有两不同类型的所述U盘接口和用以切换两所述U盘接口的所述滑动柱,采用所述滑动柱根据需要切换所述U盘接口,使所述多功能U盘可与不同型号的移动设备配套使用,通用性好。同时,所述多功能U盘具有磁吸附功能,可将所述多功能U盘吸附于移动设备,避免所述多功能U盘的丢失,且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U盘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U盘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外壳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所示U盘本体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U盘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U盘的立体结构分解图。所述多功能U盘100包括外壳1、套设于所述外壳1并可相对所述外壳1滑动的U盘本体2、贯穿所述外壳1并与所述U盘本体2活动连接的滑动柱3、贯穿所述外壳1并固定于所述的U盘本体2的固定柱4、壳体5、盖设于所述壳体5的盖板6、收容于所述壳体5内的磁铁7和与所述固定柱4相连接的圆环8。
请结合参照图3,为图1中所示外壳的立体图。所述外壳1的两端相互贯通,所述外壳1包括贯穿所述外壳1一侧的通槽11,所述通槽11呈跑道形分布。
请结合参照图4,为图1中所示U盘本体的立体结构分解图。所述U盘本体2包括中壳21、分别设于所述中壳21两端的U盘接口22和收容于所述中壳21内同时与两所述U盘接口22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3。所述U盘接口2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中壳21两端,两所述U盘接口22分别为USB接口与Lighting接口,使所述多功能U盘100可供具有USB接口或具有Lighting接口的移动设备使用,如可供不同品牌手机的内存扩充,以提高所述多功能U盘100的通用性。
所述中壳21包括上壳211和与所述上壳211相互配合设置的下壳212。所述下壳212设有贯穿所述下壳212且与所述通槽11配合设置的滑槽213。所述滑槽213与所述通槽11具有相同形状且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隐形科技有限公司;苏毅,未经深圳前海隐形科技有限公司;苏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2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氧器乏汽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洁净煤气化燃烧商用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