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苕酥半成品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0666.9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7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鲁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丹 |
主分类号: | A23L19/10 | 分类号: | A23L19/10;A23L7/10;A23P10/20;A21D13/043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成品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苕酥制作设备,尤其是一种苕酥半成品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苕酥,是川南一带的特产食品。以苕丝糖为基础,综合红薯、优质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传统苕酥制作工艺包括蒸薯——去皮和面——制酥丝——晾晒——熬糖浆——成型切口——封装。由于食品为传统工艺,长期以来均为手工操作。手工操作存在许多繁琐工序,如将红薯蒸熟后要经过去皮操作,这样非常耗时,效率低下。另外在将和面搅拌后的原料制作成丝的过程中,传统的生产方法是先将振捣均匀的混合物通过双辊挤压成片后,放到多个支撑架上进行冷却,适当干燥成型后再进行切丝、晒干。这样不仅占用大量空间,且工作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苕酥半成品加工系统,能够改善苕酥制作工艺,提高苕酥半成品加工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苕酥半成品加工系统,包括按加工工序依次设置的去皮机构、切块机构、拌料机构、蒸煮机构、和面机构、成片切丝机构及去湿机构,所述去皮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带孔的滚筒和去皮架,滚筒和去皮架一端向下倾斜,所述滚筒和去皮架上均设有切头、且均安装在转轴上,转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成片切丝机构包括多级传送带、中间传送传送带上方设有加热管,多级传送带两端设传送链,传送链驱动多级传送带转动、并使上级传送带与相邻下级传送带方向相反。
所述去皮架由多个 “口”型杆构成,多个“口”型杆安装在转轴上、且相邻“口”型杆之间呈一定夹角。
所述切头包括底座和刀头,底座与滚筒或去皮架螺栓连接,刀头横截面为多段倾斜阶梯状。
所述壳体较高端设有进薯口,壳体较低端设有出薯口和出皮口。
所述进薯口下端的滚筒内设有弧形过渡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苕酥半成品加工系统,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去皮机构,并通过先去皮后蒸熟,实现机械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多级传送带和加热管,在放片后经过进行来回往返式升温、降温来实现晾干,因此节约空间、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去皮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成片切丝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去皮架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切头的示意图。
图中:壳体1,滚筒2,去皮架3,切头4,转轴5,多级传送带6,底座7,刀头8,进薯口9,出薯口10,出皮口11,弧形过渡板12,传送链13,加热管14,齿轮传动机构15,电机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苕酥半成品加工系统,包括按加工工序依次设置的去皮机构、切块机构、拌料机构、蒸煮机构、和面机构、成片切丝机构及去湿机构,加工苕酥半成品时,先将清洗好的红薯进行去皮、切块,然后与一些辅料搅拌后放到电蒸炉中蒸熟,然后与糯米粉等进行混合,揉成面团。紧接着通过挤压输送装置输送到成片切丝机构及去湿机构,最后进行去水、切丝、烘干完成半成品制作。由于红薯采用机械设备先去皮再进行后续操作,相对于传统先蒸熟后去皮而言节省大量时间。所述去皮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带孔的滚筒2和去皮架3,滚筒2和去皮架3一端向下倾斜,所述滚筒2和去皮架3上均设有切头4、且均安装在转轴5上,转轴5与齿轮传动机构15连接,齿轮传动机构15由电机16驱动。工作时,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安装在转轴上的滚筒和去皮架随之转动,从进薯口放入的红薯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经自身摩擦去皮和切头作用进行切片,切下的皮从滚筒的孔中过滤出来,进入壳体与滚筒之间的空间。由于滚筒和去皮架随倾斜的转轴安装后呈现一端向下倾斜,这样,在切皮过程中不断下移,切皮后的红薯和皮均向下滑动,最终皮从出皮口流出,去皮后的红薯从出薯口流出,从而完成切片。
所述成片切丝机构包括多级传送带6、中间传送传送带上方设有加热管14,多级传送带6两端设传送链13,传送链13驱动多级传送带6转动、并使上级传送带与相邻下级传送带方向相反。通过传送链的合理安装实现上级传送带与下级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进而实现往复传送,利用中部的加热管加热、冷却实现晾干,使空间得到高效利用。
所述去皮架3由多个 “口”型杆构成,多个“口”型杆安装在转轴5上、且相邻“口”型杆之间呈一定夹角。由此在转动过程中实现高效切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丹,未经鲁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0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