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经股动脉血管介入术后压迫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7103.4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4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傅敏燕;葛本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敏燕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脉 血管 介入 术后 压迫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用于经股动脉血管介入术后压迫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为微创治疗方法的一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股动脉为很常见的体表穿刺点,但术后并发症也较明显,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皮下瘀斑等。血管穿刺部位传统止血方法均是用人工压迫止血15-20分钟,再以弹力绷带固定,沙袋加压2小时,再让患者禁屈右动髋6小时,卧床24小时。人工按压,按压力度过大或过小,易造成穿刺点皮下出血或皮下血肿;沙袋加压无固定,活动运送过程中容易移位。按压力度不能调节,患者舒适度下降。因此,患者长时间制动卧床非常痛苦,没有固定装置固定膝关节,患者依从性下降,也会不自主屈膝,影响术后恢复。同时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股动脉充气压迫装置,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大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经股动脉血管介入术后压迫制动装置,包括压迫本体和用于将压迫本体固定的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本体内部设有充气囊和用于防止屈膝的防护装置,所述固定带一端设有防压垫片,所述防压垫片上均设有粘扣。
所述固定带均为弹性带且固定带数量为2。
所述粘扣为魔术贴且设于防压垫片上的粘扣为母粘扣。
所述固定带的自由端设有子粘扣。
所述防护装置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固定板且长度在固定后足够超出膝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后结构稳定,安装便捷性,调节灵活性且按压力度适当,提升患者舒适度,在病人移床、小幅度活动时,股动脉充气压迫装置不会出现位移且通过防护装置更好的避免患者不由地屈膝影响治疗。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无异物植入,术后易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中:1、压迫主体;2、固定带;3、充气囊;6、防压垫片;7、母粘扣;8、粘扣;9、防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经股动脉血管介入术后压迫制动装置,包括压迫本体1和用于将压迫本体固定的固定带2。在压迫本体内部设有充气囊3,通过充气囊3来撑起压迫本体的张弛度对患者进行调整。压迫本体1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屈膝的防护装置9,防止患者不由自主的屈膝更好的配合治疗。固定带2优选为弹性带。固定带2任意一端设有防压垫片6,在防压垫片上均设有粘扣,粘扣为魔术贴且设于防压垫片上的粘扣为母粘扣。固定带均为弹性带且固定带数量为2,在使用时两根固定带可交叉固定,可更牢固的固定在患者腹沟股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敏燕,未经傅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7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防水马达
- 下一篇:一种高阶非线性系统快速有限时间稳定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