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6403.0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剑;夏通;傅佩顺;鞠鹏;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6 | 分类号: | A61L2/26;A61L2/20;A61L101/4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马雁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乙烷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属于环氧乙烷灭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环氧乙烷灭菌器是目前应用广泛,暂时无法替代的低温灭菌产品,特别对畏热畏湿的物品更是理想的灭菌产品,目前普通的方式是将储罐中的EO及混合气体经过换热器体换热,使其变成气态,然后传输到内室中进行灭菌。但是,环氧乙烷气体进柜之前就发生了气液变化严重影响气体利用及灭菌工艺;甚至易燃易爆,特别是环氧乙烷气体用于大截面、大容积的灭菌器时,环氧乙烷气体更容易发生气液变化,易发生易燃易爆的情况。环氧乙烷简称:EO,沸点10.7℃,通常呈液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能够保持环氧乙烷气体适合的温度,达到灭菌要求,保持环氧乙烷气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包括:
储气罐,用于存储环氧乙烷气体;
气体保温管,气体保温管一端连通储气罐,气体保温管另一端连通灭菌内室;
气体保温管外部设有加热结构。
从储气罐出来的环氧乙烷气体经过加热结构加热后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环氧乙烷气体进入灭菌内室进行灭菌。
优选地,加热结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换热器位于靠近储气罐的一端;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的加热膜,加热膜位于换热器和灭菌内室之间,加热膜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加热膜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膜的加热温度。能够非常精确地控制加热膜加热的温度,能够满足环氧乙烷灭菌要求的温度,同时,保持环氧乙烷气体稳定性,减少环氧乙烷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优选地,加热结构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的至少两段分段加热膜,分段加热膜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分段加热膜均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段加热膜的加热温度。控制器能够分别控制每一分段加热膜加热温度,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分段加热膜加热温度,分段加热膜能够分别设定加热温度,温度调节更方便,不必采用换热器加热,操作简便,维护也更加方便。
优选地,加热结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换热器位于靠近储气罐的一端;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气体保温管外部的加热管,加热管位于换热器和灭菌内室之间,加热管两端分别分别通过通入管和排出管连通加热器,通入管、加热管、排出管和加热器内有循环流动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在通入管、加热管、排出管和加热器内循环流动实现对气体保温管的加热,保持气体保温管内环氧乙烷气体适合的温度。
优选地,加热介质为水或蒸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气体保温管外部设置加热结构,使得环氧乙烷气体进入灭菌内室前以及进入灭菌内室时始终保持灭菌要求的温度,确保环氧乙烷气体满足灭菌要求,避免环氧乙烷气体液化,同时,保持环氧乙烷气体的稳定性,减少易燃易爆的情况。
(2)通过在气体保温管外部设置加热膜或者分段加热膜,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温度,能够精确调整加热膜加热的温度,能够保持环氧乙烷气体保持适当的温度,能够满足灭菌要求,同时,稳定性也好,不会发生易燃易爆的情况。
(3)通过在气体保温管外部设置加热管,能够保持环氧乙烷气体保持适当的温度,不会在到达灭菌内室之前液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储气罐 12、第一车间 13、换热器 15、加热膜 16、加热管 17、气体保温管 18、第二车间 19、灭菌内室 20、通入管 21、控制器 22、加热器 23、排出管;
15.1、第一分段加热膜 15.2、第二分段加热膜 15.3、第三分段加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氧乙烷进气保温装置,包括:
储气罐11,用于存储环氧乙烷气体;
气体保温管17,气体保温管17一端连通储气罐11,气体保温管17另一端连通灭菌内室19;
气体保温管17外部设有加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6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的新闻事件聚类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