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5714.5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4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孙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禹成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67 | 代理人: | 刘成春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品莲花城W0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盒又叫温灸盒,是艾灸的首选器具,并由于其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集养生防病、治病和美容养颜于一身,一直以来深受家庭养生者的青睐。温灸盒是通过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温经止痛,平衡阴阳,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在目前,现有的艾灸盒在使用时,艾条垂直摆放燃烧,随着艾条燃烧而随时产生的艾灸灰不能随时清理,因而经常堆堵在艾条燃烧的火头前面,这些艾灸灰隔堵了最有效的艾灸火头,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艾灸盒,在施灸时不必随时清理艾灸灰,也无需调整艾条的高度和位置,亦可保证并提高艾灸疗效,该艾灸盒易于操作,能有效节省施灸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灸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施灸口和通气口,所述施灸口和通气口之间横铺有隔灰网,所述隔灰网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艾条的网槽。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网槽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网槽均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空隙为至少1cm。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网槽均固定于隔灰网的一侧,且与所述通气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灰网的边缘通过固定条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条通过紧固螺钉将所述隔灰网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弧形凹口,所述凹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施灸口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形状为矩形,其上下两个端面分别敞开为通气口和施灸口;所述隔灰网横铺于通气口和施灸口之间,且与通气口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网槽的形状为闭合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长为12cm~30cm,宽为8.5cm~20cm,高为至少10cm;所述隔灰网与通气口之间的预设距离为3cm~5.5cm;所述网槽的数量为2个~10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施灸口和通气口,施灸口和通气口之间横铺有隔灰网,隔灰网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艾条的网槽,通过通气口与施灸口之间的气体对流,促使空气流通,确保艾条的燃烧顺畅,以提高艾灸疗效;通过隔灰网有效隔绝艾条燃烧后形成的艾灸灰,防止其堆堵在艾条燃烧的火头前面;通过网槽的设置可以固定艾条,防止其燃烧时随意滚动,导致艾灸灰堵塞火头。该艾灸盒在施灸时不必随时清理艾灸灰,也无需调整艾条的高度和位置,亦可保证并提高艾灸疗效,且易于操作,能有效节省施灸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艾灸盒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艾灸盒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艾灸盒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灰网与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隔灰网;3、网槽;4、固定条;5、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艾灸盒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施灸口和通气口,施灸口和通气口之间横铺有隔灰网2,隔灰网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艾条的网槽3,通过通气口与施灸口之间的气体对流,促使空气流通,确保艾条的燃烧顺畅,以提高艾灸疗效;通过隔灰网2有效隔绝艾条燃烧后形成的艾灸灰,防止其堆堵在艾条燃烧的火头前面;通过网槽3的设置可以固定艾条,防止其燃烧时随意滚动,导致艾灸灰堵塞火头。该艾灸盒在施灸时不必随时清理艾灸灰,也无需调整艾条的高度和位置,亦可保证并提高艾灸疗效,且易于操作,能有效节省施灸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禹成,未经孙禹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57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组件快速MPPT方法
- 下一篇: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