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风滚筒炒干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7220.2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昶;汪麟;耿其明;李晓丹;吴强;王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叶绿林,杨大庆 |
地址: | 245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滚筒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风滚筒炒干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茶饮料产业的飞速发展,茶叶加工产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提高产品质量、减小能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已成为茶叶加工企业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滚筒炒干机组,解决现有滚筒炒干机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风滚筒炒干机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滚筒炒干机,所述滚筒炒干机包括滚筒,所述滚筒包括与茶叶接触的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间设置有热风夹层;
还设置有热风炉,热风炉与热风夹层的进风口间设置有进风管道,热风炉与热风夹层的出风口间设置有回风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道上设置有鼓风机。
为方便调节温度和补充空气,所述回风管道上设置有风量补充阀。
为防止热量流失,所述滚筒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保温层。
为减小送风管道的噪声,所述进风管道和回风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一段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筒上设置热风夹层,使热空气从热风夹层中流过,从而对滚筒的内壁进行加热,间接的对滚筒内的茶叶进行加热,热风不与茶叶接触,能够保证茶叶的香味不会散失,有利于茶叶香气的保存,且此种加热方式更加卫生,清洁度更高,保证茶叶加工的清洁性。所述热风夹层出风口的气体经回风管道又回到热风炉进行加热,再经过进风管道回到热风夹层内对内壁进行加热,使该套热风加热系统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能够充分利用热风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降低热风加热系统的能耗。所述外壁上的保温层,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进一步降低能耗。所述风量补充阀能够根据炒干机滚筒对温度的要求,合理补充风量,从而起到降低或升高滚筒内温度的要求,满足茶叶加工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所述温度传感器及PLC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滚筒内的温度,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使茶叶加工更加的精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所述软管能够降低热风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风噪。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炒干机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热风滚筒炒干机组,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滚筒炒干机2,罩在滚筒炒干机2外的防护壳体12。所述滚筒炒干机2包括滚筒21,所述滚筒21包括与茶叶接触的内壁211和外壁212,所述内壁211和外壁212间设置有热风夹层213;还设置有带动滚筒21转动的传动系统13,所述传动系统13由电机带动,传动系统13包括转盘和传动带。
还设置有热风炉3,热风炉3与热风夹层213的进风口间设置有进风管道4,热风炉3与热风夹层213的出风口间设置有回风管道5。所述进风管道4上设置有鼓风机6。通过鼓风机6持续将热风炉3内的热风带入热风夹层213内,持续对滚筒21的内壁211进行加热。间接的对滚筒内的茶叶进行加热,热风不与茶叶接触,能够保证茶叶的香味不会散失,有利于茶叶香气的保存,且此种加热方式更加卫生,清洁度更高,保证茶叶加工的清洁性。所述热风夹层出风口的气体经回风管道又回到热风炉进行加热,再经过进风管道回到热风夹层内对内壁进行加热,使该套热风加热系统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能够充分利用热风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降低热风加热系统的能耗。
为减小热量的损耗,所述滚筒21的外壁212上还设置有保温层8。为减少气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风噪,所述进风管道4和回风管道5上分别设置有一段软管9。
为方便调节滚筒21内的温度,所述回风管道5上设置有风量补充阀7。所述滚筒21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还设置有PLC控制器11,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并控制风量补充阀7的开闭。温度传感器10检测滚筒21内的温度信号,并将其传给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将此温度与茶叶加工此时所需的温度做对比,然后根据温度的差值合理控制风量补充阀7的开启量或关闭,从而达到调节滚筒21内温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7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程序炒茶机
- 下一篇:一种玫瑰花茶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