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肢骨折固定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6808.6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旭嘉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肢 骨折 固定 | ||
技术领域
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四肢骨折固定网。
背景技术
目前四肢骨折固定工具通常采用石膏、夹板或者金属支架,长时间的固定会造成病人局部循环受阻、透气性不良容易造成局部感染,便携性差、贴合性差,不利于患处骨骼的有益生长,结构复杂、重量大,可能造成病患的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四肢骨折固定装置结构复杂,透气性差、便携性差,造成患处易感染、骨骼生长不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四肢骨折固定网,包括网体,所述网体包括主网体和副网体,主网体包括长骨部网体、关节部网体和掌部网体,所述掌部网体呈筒状,掌部网体与掌部形状匹配,主网体和副网体的外部设有若干带槽,主网体和副网体对合呈四肢形状,主网体上和副网体上的带槽对合呈若干周向带槽,带槽内设有固定带,主网体和副网体通过固定带对合连接。
所述带槽包括两个与网体表面垂直的侧槽壁,带槽的上端设有若干均匀排布设置的挡板。
所述四肢骨折固定网为上肢骨折固定网,掌部网体设有拇指插口,不影响五指的灵活性。
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锁扣,通过锁扣将固定带的两端连接。
所述网体包括网孔和网径,网孔呈不规则排列,所述网孔形状为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几何图形。
所述掌部网体处的网孔密度大于关节网体和长骨网体处的网孔密度,增强易活动部位处的网体强度,有效的防止网体变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质地轻便,透气性良好,能够有效的提高便携性和舒适性,贴合性良好,利于病患处的骨骼生长,可以对患处进行观察,有效的降低了患处的感染率,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一种四肢骨折固定网,包括网体,所述网体包括主网体和副网体2,主网体包括长骨网体3、关节部网体4和掌部网体5,所述掌部网体5呈筒状,掌部网体5与掌部形状匹配,主网体和副网体2的外部设有若干带槽,主网体和副网体2对合呈四肢形状,主网体上和副网体2上的带槽对合呈若干周向带槽,带槽内设有固定带7,主网体和副网体2通过固定带7对合连接。
所述带槽包括两个与网体表面垂直的侧槽壁6-1,带槽的上端设有若干均匀排布设置的挡板6-2。
本实施例的四肢骨折固定网为手部骨折固定网,所述掌部网体5设有拇指插口8。
所述固定带7的一端设有卡扣7-1。
所述网体包括网孔1,网孔1呈不规则排列,所述网孔1形状为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几何图形的组合。
所述掌部网体5处的网孔密度大于关节网体和长骨网体处的网孔密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将手部四指插入掌部网体5,拇指插入拇指插口8,将副网体2与主网体对合,将固定带7穿入带槽6内,并在合适位置利用卡扣7-1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旭嘉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旭嘉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6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盆外固定装置
- 下一篇:渐进充气式肩关节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