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曲刮板机工程链条及刮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5770.0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捷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9/24 | 分类号: | B65G19/24;B65G1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板机 工程 链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曲刮板机,具体涉及一种弯曲刮板机工程链条及刮板机,属于粮食输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弯曲刮板机使用的工程链条,很多厂家的链条形式都如上所示,刮片与保持架通过螺栓与链条翅膀连接在一起,且刮板与链条成90度垂直,这个形式的链条存在两个不足之处:
(1)链条在运行时与壳体底板是垂直的,若是壳体在安装后底板出现高低差,即有可能会与刮片形成较强的碰撞从而产生噪音甚至损坏刮片;
(2)在物料的提升中,在竖直段,由于刮片仍然是与壳体底板垂直的,给物料形成的溜角不够,会导致物料下不去随着刮片返回上层,并且物料越黏,这样的带料现象越严重,从而会造成返料形成堵料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弯曲刮板机工程链条及刮板机,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1)采用折弯刮片和保持架,保证刮片运行过程中能顺利的避免掉壳体底板之间的高度误差
(2)给物料形成足够的自溜角,让物料顺利从刮片上下落,避免刮片带料,保证产量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要点,目前改善的形式为使用带角度折弯的刮片组装而成的工程链条,如图1-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弯曲刮板机工程链条,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保持架、折弯刮片、链条,
所述链条与折弯刮片成钝角安装,二者之间有一折弯保持架。
所述链条与折弯刮片夹角为120°夹角。
所述折弯保持架与折弯刮片形成物料的自溜角。
一种采用弯曲刮板机工程链条的刮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板机本体、盖板、侧板、底板及导轨和链条,所述刮板机本体设有盖板、侧板、底板及导轨,所述链条与折弯刮片成钝角安装,所述折弯保持架与折弯刮片形成物料的自溜角。
所述链条与折弯刮片夹角为120°夹角。
图1-3为改善后的链条300形式,链条300与链条300成角度安装,两者之间有一块折弯板作为保持架,来保证链条300的强度和形状,图二是链条在水平段运行时的情形。
若是底板有高低差,链条300会被抬起直接过渡过去,不会像本文最开始提到的那种垂直刮片那样,其可能会与底板发生卡碰,噪音很大,
如图5是链条300在竖直段运行时的情形,如剪头所示的方向,在带料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折弯刮片210,加大了物料在折弯刮片210上的流动性,有利于折弯刮片210下落,也减少了刮片将物料带到回程段的可能性,粘性越大的物料,越需要这样的链条300,而不能使用本文开头提及的链条300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弯刮片210和折弯保持架200,保证刮片运行过程中能顺利的避免刮板机本体100的壳体底板之间的高度误差,减少刮片与壳体的磨损碰撞。
2、对物料形成足够的自溜角,让物料顺利从刮片上下落,避免刮片带料,保证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水平运行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竖直运行示意图。
附图标记:
刮板机本体100、折弯保持架200折弯刮片210、链条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弯曲刮板机工程链条及刮板机,包括:折弯件翅膀200、邻折弯边210、链条300、自溜角400。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弯曲刮板机工程链条,包括:折弯保持架200、折弯刮片210、链条300。链条300与折弯刮片210成钝角安装,二者之间有一折弯保持架200。
链条300与折弯刮片210夹角为120°夹角。
折弯保持架200与折弯刮片210形成物料的自溜角。
一种采用弯曲刮板机工程链条的刮板机,包括:刮板机本体100、盖板、侧板、底板及导轨和链条300,所述刮板机本体设有盖板、侧板、底板及导轨,所述链条300与折弯刮片210成钝角安装,所述折弯保持架200与折弯刮片210形成物料的自溜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捷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捷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5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伴热电缆
- 下一篇:一种管道用并联式恒功率电伴热带